第二九一章 圆标(3 / 4)

    沿途很顺利,不像瓦良格号一样被土耳其给拦住好几年。

    设备终于到了,而工厂还在继续建设。

    毕竟那么多土地,新工厂的建设就没停过,给沈光林建工厂的,依然是京城二建,他们是老合作对象了。

    更多的厂房建好了,进口设备不好搞,国内的设备总是可以随便买了吧。

    沈光林决定再建设一个纺织厂和制衣厂,毕竟冀省和齐鲁都是棉花产区,收购点棉花也不难。

    还好这些个设备容易解决,衡阳就有一纺机,他们是专门生产纺织机械的。

    但是,组织生产这件事还是要黄广义来,他更有经验一些。

    至少,过来支援一段时间也是应该的吧,张鹏做不了这些事。

    小黄风尘仆仆的来了,外甥女江振华很感动,这是为了她专门把黄哥从深城调回来的吗?

    当然不是!

    只是临时支援而已,她想多了。

    不过,沈光林已经不准备过多的折腾了,还是深城的营商环境更好一些,津门掣肘实在太多了。

    小黄来了,忙的脚不沾地。

    但是,外甥女的婚事确实可以提上日程了,就去汕尾轰轰烈烈的办一场盛宴吧。

    潮汕是一个地区名称,跟古时候的扬州一样。

    大致区域包括潮州、汕头、揭阳、汕尾这四个地方。

    这里属于侨乡,有不少人在香江河东南亚,因此相对富裕一些。

    在吉普车都相当威风的八十年代,汕尾这里已经有小汽车走了。

    那些小汽车在街头乱窜不说,市民老远都能听到喇叭声,那是暴发户们的炫耀。

    元旦前一天,汕尾的街头突然涌进一个车队,一模一样的车,6台,全是奔驰600。

    不是s600,就是那款1963年推出的,代号w100的奔驰600。

    这是豪车的代表之作,沈光林一口气买了6台,准备一台放香江,两台放深城,三台放京城。

    当然,现在国内还没有奔驰这个称呼呢,大家借用的是香江的称呼,叫它平治。

    现在国内还没有专利法,沈光林早就想着把奔驰宝马全部给注册成自己的商标了。

    老刘是汕尾的头面人物,这些年从香江往内地倒腾东西赚了不少钱。

    他一直以自己拥有整个潮汕地区第一台平治车而沾沾自喜,香江的那些大水喉不算,他们赶上好时候了。

    没事的时候,他最喜欢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