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五章 判断力(3 / 4)

容,翻阅量蹭蹭蹭的涨上去,能够读的懂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真的找到合适的文章了,拿去复印,再让领头人审阅,又是时间。

    一周过去了,资料收集的越来越多,看得人的头都大了。

    曼斯坦因也适当性的表达了忧虑,“我们还在这里查资料,约翰沃克已经研究了那么多年了,我们能够追的上他们的进度吗。”

    “当然能!”

    “约翰沃克只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研究团队,而且目的性并不强,他们不知道他们要的是什么。咱们不一样,咱们是有目的性的进行这个方面的突破,这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研究工具和研究手法也不同。”

    “有什么不同?”

    当然有不同,沈光林还拿出了另一个研究方法,那就是他准备给tap和它的反应酶进行拍照,根据照片进行数理分析,这是当年dna被发现采取的手段。

    这个拍照用的当然不是普通相机,而是晶体x光射线衍射技术,是用来分析蛋白质分子的各类形态和参数的。

    研究开始了。

    嗜盐菌是极为容易获得的,老咸菜里面和一些死亡海鲜里面都有,这玩意吃了有毒,且繁殖极快。

    吴晓云就站在实验室里,一边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看嗜盐菌的生活状态,一边感叹,:“沈老师,咱们实验室也要有一台这样的实验仪器,不然咱们很难跟他们竞争啊。”

    沈光林也只能感叹一句,“看样子我还是要多找一点钱回来啊,这次学习结束了,他们有的,咱们都得有。”

    “不过,您的实验室已经是国内最好的实验室了,没有之一,无论京大,还是中科院都没有咱们的实验室条件好,我也是一山望着一山高。”

    不管哪山高,有些东西是应该买,不光是透射电子显微镜,就是扫描隧道显微镜也得买一台。

    不为别的,只是为了研究纳米材料就值得购买,因为下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发现是碳60,也就是足球烯。

    不然,沈光林要钱能干嘛呢,天上人间还没开业呢,有钱也就是花在实验室而已。

    沈光林把控方向,曼斯坦因具体负责日常运行。

    等老曼把作息时间表贴出来,老外没什么反应,反倒是国内来的吴晓云和张成有点惊讶。

    因为,在老曼的工作时间安排里,每人每天都要工作11个个小时,每周工作6天半。

    这才是实验室工作的常态,跟实验室的研究者相比,996真的是福报了。

    沈光林的实验室并没有做到这些,他就跟放羊一样,随便羊吃草。

    接下来的时间就又是放羊时间。

    沈光林每天都来实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