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九章 津市(3 / 3)

0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与地面彻底失去联系。

    不过,我国发射的第二颗人造卫星----科学实验卫星“实践一号”上面就成功搭载了太阳能电池。

    实践一号是1971年3月3日发射成功的,一共在轨运行了8年,直到1979年才停止工作。

    这套电池系统能够供电8年,真的非常不容易。

    沈光林就是想找一找关于光伏科技的最新知识,看看这个年代太阳能电池究竟发展到哪个阶段了。

    但是这一切都很困难,因为这个时代的京城大学图书馆还没有进行图书索引分类呢,要想找最新期刊上的文章就更加困难了。

    想看最新期刊上面发表有什么文章,这个需要自己去整理和发现。

    还是找人主动去学习还更简单一些。

    通过学校得知,现在国内研究太阳能电池的领军人物是半导体所的王战国研究员。

    “实践一号”卫星上面的太阳能电池就是他主持研发的。

    那就简单了,找上门去呗。

    沈光林很快就找到了这位王研究员,对方也还很年轻,才43岁,是豫省人,毕业于南开大学。

    经过交流,沈光林很有收获,也顺利拿到了np结和pn结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原来,他们十年前生产的多晶硅电池光电转化效率已经达到了15%,实在太了不起了!

    而这也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卫星的正常需要了,什么锗电池,什么砷化镓,没什么人研究。

    不过,王研究员也说了,他近些年也已经不再研究太阳能电池了,他的课题是研究半导体材料,因为他认为,太阳能电池已经到头了。

    不但如此,从1969年开始,整个半导体所也已经不再研发和生产光伏电池了,生产和研发的任务全部交给了位于津城第十八所。

    一个企业能够发展科技吗,这不是闹呢吗。

    估计,也就是从此刻开始,我们的电池研发技术也就拉开了与国际上的差距。

    既然如此,那就去津城看一看吧,研判一下太阳能电池发展的现状。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