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冰箱(求收藏,推荐票,求月票(2 / 5)

光林长得确实好看,而且气质和这个时代的人很不一样,这种自信,这种洒脱对小姑娘的吸引力真的很大。

    李蓉小姐姐都快流口水了,你说帅不帅。

    沈光林的这个发型确实很有冲击力,简直突破了这个年代人们的审美极限。

    得亏他的颜值也是能打,不然还真的要被人嘲讽死了去。

    其实沈光林的父亲长相一般,但母亲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大美人,能嫁给沈厚道也是因为老爷子沈隆贤是干部身份,将来沈厚道能接班。

    谁知道老爷子是个“死心眼”,自己是干部,但是自己的老婆,儿子,儿媳妇,孙子全是农村户口,而且谁来劝说都不好使,甚至亲家母上门闹腾也没有改变现状。

    老沈自己获得了“劳动模范”不说,而且家里的田地也得以最大限度的保留。

    尤其,他没有让儿子“接班”,单位还给他派发了一大笔奖金,这笔钱在当时能买两套房改房了,老沈果断就真的买了房子。

    “傻人”有傻福。

    村里那些精明人就未必真的“精明”了,他们花钱买了干部身份和城市户口,后来想死的心都有了。

    ......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也伴随着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沈光林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很快,他又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

    因为,隔壁办公室杨教授的论文终于发表了!

    这可不是一般的论文,发表的也不是一般的杂志,国际期刊,SCI影响因子3.0,牛不牛?

    这个年代的教授很多都是50年代60年代成长起来的,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学习的外语是俄语。

    但是,纵览全球,还是英语垄断了科技和文献圈,身为科研工作者,要是不会英文是要吃大亏的。

    很多科研工作者从六七十年代就发现了这件事,于是不得不费力补上这门课。

    不得不说,会写英语论文真的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科研工作者不可或缺的能力。

    哪怕在沈光林的那个时代,他能够帮助老师撰写论文,直博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多少讲师,多少医务工作者,为了一篇好论文皓首穷经,发奋不已。

    在京城大学物理系,沈光林的出现顿时改变了物理学院缺乏英文专业人才的这一现状。

    这个小伙子硬是要得!

    这不,才多大会儿的功夫,沈光林就又接到了6篇论文的修改要求,最离谱的一篇是连标题都是中文写的,一个英文字母都没有。

    这已经不是修改了,这是纯翻译呀。

    职场PUA有没有?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