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曹魏。
此时,曹魏那边也没有闲着。
司马昭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开始重新调整战略。
他一方面加强边境防守,另一方面派人在蜀汉和东吴内部收买人心,企图制造内乱。
在蜀汉,司马昭的密探找到了刘璿的堂弟刘阐。
刘阐一直对刘璿继承蜀汉义军领之位心怀不满,认为自己也有资格领导复国大业。
密探以高官厚禄诱惑刘阐,让他在军中制造混乱。
刘阐果然上钩,他暗中联络一些对刘璿不满的将领,准备动兵变。
幸好刘璿早有防备,他通过自己的情报网得知了刘阐的阴谋。
刘璿当机立断,将刘阐及其同党一网打尽。
刘阐被处死,其他将领则根据情节轻重,受到了不同的惩罚。
这场危机被及时化解,但也让刘璿意识到,内部的稳定同样重要。
而在东吴,司马昭的密探也在活动。
他们收买了一些东吴大臣,在朝堂上散布谣言,说蜀汉想吞并东吴,结盟只是为了利用东吴。
这些谣言在东吴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吴王再次对与蜀汉的结盟产生了怀疑。
陆抗得知后,力排众议,向吴王进谏:“陛下,这些都是曹魏的阴谋,目的就是破坏我们吴蜀联盟。
如今大敌当前,我们绝不能中了他们的奸计。”
吴王在陆抗的劝说下,暂时打消了疑虑。
但他还是留了个心眼,下令让支援蜀汉的大军暂缓行动,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刘璿得知东吴大军暂缓行动的消息后,心中焦急万分。
他知道,时间拖得越久,对他们越不利。
于是,他再次派邓芝前往东吴,希望能说服吴王尽快出兵。
邓芝来到东吴后,向吴王详细说明了蜀汉的战略计划,以及击败曹魏后对吴蜀双方的好处。
他言辞恳切,有理有据,终于打动了吴王。
吴王决定按照原计划,与蜀汉共同出兵曹魏。
刘璿与陆抗再次商议后,确定了出兵日期。
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即将爆,三国之间的局势也将因此生巨大的变化。
在出征前的誓师大会上,刘璿站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