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中,笔尖在纸上划过,仿佛跳起了沉重的舞蹈。
那支笔的舞蹈落下帷幕后,名为《下乌金斯克条约》的协议宣告签署。
“总有一天......等著瞧吧,你们这些反动的傢伙。”
正如契切林內心中咬牙切齿的那样,这场谈判换来的,不过是短暂的和平罢了。
......
俄国內战结束了。
当然,虽说白军与赤军之间的大规模战爭已告终结,但仍有像马赫诺运动、贝加尔哥萨克那样的军阀残存不灭,甚至连被亲德派压制下台的安东邓尼金等白军將领,也开始脱离俄罗斯共和国,自立门户,化身为独立军阀,展开了新的行动。
此外,左翼社会革命党与绿军也依然通过游击战持续骚扰苏维埃政权。
苏维埃对此提出抗议,指责俄罗斯共和国违反协定,然而俄罗斯共和国方面则声称,他们早已与这些武装势力断绝合作关係,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態。
对苏维埃而言,这无疑是令人气结又无可奈何的局面。
可就算如此,他们也无计可施。
俄国要实现真正的和平,依旧遥遥无期。
不过,在下乌金斯克条约的缔结下,確实有一部分人迎来了和平。
那便是根据约定获得赦免、得以返回魂牵梦縈故乡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
“出发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吧,战友们!我们的家乡在等待著我们!”
“哇啊啊!”
隨著盖达的一声高呼,捷克士兵们热泪盈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他们在德方的斡旋下,將手中的武器以低价转让给了曾在贝加尔战线上並肩作战的“华人”,然后启程,踏上了归国的最后旅程。
砰!
“该死、该死、该死!这帮混帐!继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之后,又一次向西方屈服!我绝不会放过你们,尤其是史达林那个混蛋!”
与此同时,失势如同孤鸟无依的托洛茨基,正为下乌金斯克条约愤怒不已。
那些叛徒再次令俄罗斯失去了国土。
他们向西方妥协,葬送了革命。
“这份屈辱,我一定会討回!一定!”
托洛茨基咬牙切齿地低声咒骂著。
但这只是他此时的无能狂怒罢了,
毕竟若想要復仇,想要重返克里姆林宫,他需要成果,需要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革命成果。
而这份成果,只能存在於空想之中。
“彼得里琴科同志!敌军正在逼近!”
“哈......哈哈......最终,果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啊。”
与此同时,喀琅施塔得起义也迎来了终局。
俄国內战刚一落幕,苏维埃政府便不再装模作样地拖延时间,停止了与喀琅施塔得水兵的虚偽谈判。
隨后,从西伯利亚一路奔袭至列寧格勒的米哈伊尔伏龙芝被任命为总指挥,调集军队、契卡警察部队、以及虽未隨捷克军团返国、却誓死效忠布尔什维克的拉脱维亚步枪连,对喀琅施塔得起义展开镇压作战。
起义军很快丧失了对列寧格勒的控制,只得退守喀琅施塔得要塞。
然而他们誓死不降,绝不向布尔什维克屈服。
“同志们,革命的终焉已然临近。我们面前只剩下两个选择——在自由下死去,或在屈辱中苟活。”
最终,喀琅施塔得水兵选择了前者。
与其在布尔什维克的独裁下沦为奴隶,不如在自由之名下英勇赴死。
“战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