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的方式。
对协约国来说,这意味著可以避免招致法国民眾的仇恨和反感,也能避免直接介入;对法国政府而言,也能避免让联军开进巴黎的最坏结局。
顺带一提,放任“第二次巴黎公社”存在根本不是一个选项。
看起来很诱人、比如把法国分裂为“第三共和国”与“公社”两个政体的提议,同样也不在考虑之列。
本来就没有理由让公社继续存在,又谈何“分裂”呢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汉斯都无法接受法国步上德国东西分裂那样的命运——那种情况只可能在二战后冷战那样特殊的局势下才会发生。
除非用电影或网游里才会出现的设定,搞出什么“王国对共和”的奇幻构图,不然德国,乃至英国、美国等国,都没有理由给他们留一口气。
“更何况分裂法国,其他国家,尤其是英国,根本不会同意。因为一旦法国成为一个弱小的分裂国家,欧洲大陆上將无人牵制德国的势力。”
如果威尔逊还在状態正常,美国恐怕也会一样跳脚反对。
总之,接受法国政府的请求,是他们目前最好的选择,但也正因为如此,才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
“法国政府的立场我们理解,但你们是否意识到,这么做可能违反了《兰斯条约》”
“当然明白,劳合乔治首相阁下。正因如此......”
“不仅如此,法国军队是否值得我们信任,这也是个大问题。”
没错,问题就在於“信任”。
此刻,对法国存有极大敌意的布罗克维尔首相和比利时代表团,正满脸不信任地盯著卡约。
法军对协约国抱有深仇大恨,这是公开的事实。
儘管像贝当、福煦这样偏激的军官已经逃往国外,但德国与英国始终无法彻底放下心,担忧若是將武器归还给法军,反而会引发更大的动乱。
別忘了,第一次巴黎公社时期,逃往凡尔赛的法国政府都不敢信任正规军,最后只能靠地方军镇压公社。
作为一个必须不断权衡各种选择及其后果的人,汉斯也不能武断地说这些担忧就是杞人忧天。
“所以,我有一个提议。”
很快,汉斯同比洛总理、劳合乔治低声商议一番后开口说道。
“我们可以允许法国军队临时重新武装,但人数必须限制在二十万以內。”
这个数字,是基於镇压第一次巴黎公社时法国动员的实战兵力约为十七万做出的估算。
只要公社那边不突然蹦出个拿破崙,这个兵力已经绰绰有余。
“並且,法国军队的行动必须在联军的监督下进行。”
他们也需要確保最基本的安全防线。
“......明白了。我代表法国政府,接受协约国的要求。”
经过长时间的沉思,卡约长嘆一口气,点头应允。
他心里也明白,这是最优解,更重要的是,法国政府已经没有拒绝的余地了。
......
“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前往巴黎。”
受联军监督而仓促组建的巴黎公社镇压军中,担任监督官的巴伐利亚王储鲁普雷希特望著眼前的局势,满脸不可思议地摇了摇头。
虽然对还没抵达巴黎法国就投降这件事感到些许遗憾,但和直到不久前还在战场上廝杀的法国军队並肩作战,一同镇压巴黎爆发的红色暴动,这种诡异而讽刺的局面,世上恐怕再没有比这更荒唐的事了。
——恐怕真的没有。
“呼......这群红色份子,真是把事情闹得一团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