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败,我们总有机会挽回。但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忍受这份屈辱,等待时机。”
“......等待时机”
“世界革命正在到来,同志们。革命已经成功,它的浪潮將从彼得格勒席捲整个世界。”
眼下,无论是德国的罗莎卢森堡和卡尔李卜克內西(对列寧个人而言,真心希望他们能成功,好让那个该死的汉斯冯乔吃个大亏),还是远在法国的革命者们,都已经开始躁动不安。
等到世界都被这股红色浪潮吞没时,他们就能重新夺回失去的一切。
列寧对此深信不疑。
他必须相信,否则就太过悲惨了......
“......”
柯伦泰等反对派一时语塞,找不到合適的反驳理由。见状,列寧满意地点了点头。
还有人提出可以派遣极东人民委员会的外交人民委员李时迁(β世界线友情客串)等华裔代表,去试著说服汉斯冯乔,但这个提议很快就被无声地否决了。
所有人都清楚,那个人就算自己的祖国清国沦为战场,眼睛都不眨一下,又怎么可能因为同胞的劝说而改变立场
“去通知托洛茨基同志,苏维埃人民委员会將接受德意志的一切条件。”
......
“......我接受协约国的所有要求。”
“您做出了明智的决定,托洛茨基委员。”
托洛茨基再次回到会谈现场,已是两天后的4月25日。
只是这两天的心理折磨明显让他的脸色苍白了许多。
列寧最终决定接受德国的要求,但托洛茨基依旧无法甘心接受这一切。
“那么,请签字吧。”
“......我明白了。”
当汉斯等协约国的外交官们签字完毕,將条约递上来时,托洛茨基嘆了口气,隨即朝角落里的人示意,让他们代替自己签字。
他不想让自己的名字玷污在这张可憎的纸上。
当然,目睹这一切的汉斯只是笑了笑。
就这难怪你爭不到权力,最后败给史达林,被一把冰镐送上黄泉。
“结束了。现在可以了吗”
“可以了。”
时间虽短,却让人倍感漫长。
终於,隨著最后一笔落下,那標誌著终结亦是开始的《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正式签订完毕。
托洛茨基急於离开这令人不快的地方,他飞快的伸出手握住汉斯的手,准备象徵性地结束仪式。
可就在他准备同样迅速地鬆开手的瞬间——
“那么,请替我向列寧委员长问好,就说他这段时间为德国尽心尽力,辛苦了。”
“!”
德国的毒士,终於露出了獠牙。
“祝您平安返回彼得格勒。”
说罢,汉斯留下满脸惊愕的托洛茨基,悠然带著外交官们走出会谈室。
谎言。
这不过是为了挑拨他与列寧关係的反动伎俩!
可即便心知肚明,托洛茨基的內心仍止不住地颤抖,他僵立在原地,一步也迈不出去。
积压已久的怀疑,如今狠狠地束缚住了他的双腿,乃至他的理智。
“托洛茨基同志”
“......回去吧,回彼得格勒。”
听到苏维埃外交官的催促,托洛茨基猛然摇了摇头,试图甩开脑中的杂念,转身离去。
但他心头燃起的那份怀疑,却再也无法轻易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