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未曾结束(3 / 4)

况,那道防线可是德国人亲自设计的,希腊陆军的战斗力远远不足以轻易攻克。

“不过,无论如何,康斯坦丁尼耶的战略价值不容忽视。它不仅是通往地中海的门户,更是牵制俄国黑海舰队的重要屏障,虽然目前他们还没有任何行动。”

“黑海舰队不敢轻举妄动,毕竟太平洋舰队已经投降,波罗的海舰队也沉入海底。他们仅剩的海军力量不敢贸然冒险。”

如果连黑海舰队都失去,俄国海军就彻底覆灭了。

即便勉强进入地中海,等待他们的將是英国皇家海军、德国公海舰队、奥匈帝国的潜艇部队,以及希腊海军——后者可比他们的陆军强多了。

“所以,我认为目前最好的方案,就是从东线调动保加利亚军队,投入巴尔干战场。”

保加利亚军队战力不俗,而德国已经无力再向该方向投入兵力,奥匈帝国则被义大利牵制住。

『当然,韦尼泽洛斯估计不太愿意让保加利亚插手,担心他们会趁机染指君士坦丁堡。』

然而,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未来的领土分配,而是贏得这场战爭。

等胜利后再谈如何划分战果也不迟。

实在不行,他还可以亲自出面调停。

“但问题是,奥匈帝国大军已被调往义大利战场,且东线即將展开冬季攻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恐怕很难把保加利亚军队抽调到巴尔干。”

“所以,我正在考虑与罗马尼亚接触。”

“罗马尼亚如果他们愿意从比萨拉比亚方向进攻俄军,確实可以削弱东线压力,使保加利亚能腾出手来应对巴尔干局势......不过,他们愿意加入协约国吗”

目前,罗马尼亚依然保持中立,未向任何一方靠拢。

“本来我也没打算把他们卷进战爭。”

毕竟只要他们保持中立,对他们而言就已是最好的局面。

贸然干涉,反而可能让他们倒向同盟国。

“但看来你改变了主意。”

“奥斯曼帝国意外加入同盟国,使局势发生了变化。既然义大利和奥斯曼相继参战,让他们增添了两位新盟友,那我们协约国这边,当然也得补充新的盟友,才能公平竞爭,不是吗”

更何况,罗马尼亚还掌握著普洛耶什蒂油田,开发时间比美国德克萨斯油田还要早。

若能促使他们加入,或许可以部分弥补奥斯曼倒戈导致的中东石油损失。

“可是,即便是霍亨索伦王朝的皇帝陛下亲自请求,罗马尼亚至今仍未作出任何回应,他们现在会愿意加入吗”

“虽然不容易,但並非没有可能。”

罗马尼亚的犹豫,並非因为不愿参战,而是一直在权衡哪一方更具胜算。

而他们在义大利、奥斯曼相继参战,且国內有眾多亲俄派和亲法派的情况下,依旧未向俄法同盟靠拢,足以说明他们认为同盟国並不占优。

『这就够了。』

就这样,在华沙战场上像奴隶一样辛苦工作的可怜汉斯,终於可以暂时喘口气了。

是时候重新以“外交大臣汉斯冯乔侯爵”的身份,回归战场了。

......

“就这样,终於结束了!”

1913年11月20日。

正当汉斯忙於与罗马尼亚的交涉时,在伊普尔,最后一批英军终於撤离,標誌著这场漫长的逃亡之旅的结束。

但活下来的英军之间並没有爆发欢呼,相反,空气中瀰漫著前所未有的沉重沉默。

他们无法为自己活著离开地狱而高呼庆祝,因为在这场战斗中,他们失去了太多战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