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毕竟,这是关乎国家存亡的最后一战,塞尔维亚人的抵抗,势必会比以往更加激烈。
......
嗡嗡嗡——
“德国的飞机在贝尔格勒的天空中来去自如,简直就像这里是他们的后园一样。”
“抱歉,陛下。如果要逐一击落它们,我们本就匱乏的弹药恐怕会更加紧张。”
“我並不是在责怪你,拉多米尔。我只是惋惜,这座美丽的城市即將沦陷在敌人手中。”
彼得一世站在贝尔格勒王宫之中,透过窗户望向被敌人占据的天空,眼中满是悲愴。这座宫殿,在后世將被称为老王宫(stari dvor)。
“很快,贝尔格勒也会像这片天空一样落入敌手吧。”
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希腊的联军早已將贝尔格勒团团围住。
恐怕到了明天,敌人便会向首都发起全面进攻。
无论如何乐观估计,贝尔格勒都不可能支撑太久。
战爭打的就是子弹与士兵,而塞尔维亚军队,这两样都已捉襟见肘。
“已经多久没有亲自上战场了呢......”
然而,彼得一世並未因残酷的现实而恐惧,他选择直面战斗。
他沉浸在往昔的回忆之中,想起自己曾经的英勇岁月。
“我率领游击队在波士尼亚与土耳其人作战,那还是1875年的事了......算起来,已有四十年之久吧。不过,你们可別小瞧我,我可没忘记如何开枪。”
“......陛下,现在撤离还不算晚。至少,您应该离开贝尔格勒。”
“哈哈哈,拉多米尔,我还能活几年现在让我拋下我的首都、我的子民,苟且偷生,又有什么意义”
即便俄国派遣了伊利亚穆罗梅茨號——世界上第一架客机、如今被改装为轰炸机——试图在包围圈合拢前救出塞尔维亚王室,彼得一世依旧没有离开首都。
他只安排了帕西奇总理及塞尔维亚政府官员撤离,並让王储亚歷山大一世和家人登机离去。
这位年迈的国王,只愿在与敌人拼杀后,长眠於他深爱的贝尔格勒。
自从那位沉迷於童话般爱情、却未能认清现实的前国王亚歷山大奥布雷诺维奇(Алekcahдap o6pehoвn?),与其平民出身的寡妇王后一同被“黑手社”肢解,尸体被丟进堆肥坑之后,彼得一世便在塞尔维亚人民的热烈欢迎下登上王位,如今已有十年。
卡拉乔尔杰维奇家族曾因王位之爭败给奥布雷诺维奇家族,饱受流亡之苦,而如今他已得偿所愿,因此哪怕是死,也再也无遗憾。
况且,罗马尼亚的卡罗尔一世已大发慈悲,特意开放边境,接纳塞尔维亚难民。如今,他唯一能做的,便是爭取时间,让更多的子民得以逃生。
“我唯一的遗憾,是没能及时剷除该剷除之人,仅此而已。”
“陛下......”
“时间到了,上前吧,拉多米尔。”
彼得一世拄著拐杖缓缓起身,与决心陪他战至最后一刻的普特尼克元帅並肩走向宫殿的阳台。
阳台之下,塞尔维亚士兵与自发拿起武器守卫首都的民眾,无论男女老少,皆聚集於此,等待著他们敬爱的国王发表演说。
“塞尔维亚的勇士们,你们曾许下两个誓言。”
彼得一世目光慈爱地环视著他的士兵,开口说道。
“一个,是向我这个国王许下的誓言;另一个,是向祖国许下的誓言。但我只是一个垂暮之年的病弱老人,隨时可能步入坟墓。因此,我愿意释放你们,解除你们对国王的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