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意。
不久后,英国议会正式决定参战。7月18日,在法国入侵比利时两天后,英国正式向法国第三共和国和俄罗斯帝国宣战。
当然,对方的反应却是——怎么现在才来
与此同时,英国迅速徵召部队,组建“英国远征军”(british expeditionary force, bef)並派往比利时。
作为一个志愿兵制度的国家,英国能迅速调集的远征军兵力有限,仅包括两个步兵军团(共四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然而,他们装备精良,且在殖民地战爭中积累了丰富作战经验,是英国军队中的精锐之师,绝不容小覷。
就这样,在布尔战爭英雄、痛恨法国人的约翰弗伦奇(johon pkstone french)元帅指挥下,英军满怀战意,准备迅速跨越英吉利海峡。而此时,比利时战场的形势也已然愈发紧迫......
......
1913年7月19日。
在法国军队155毫米榴弹炮的残酷轰击下,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已成废墟,而比利时军队仍在艰苦地抵抗著法国军队的猛烈攻势。
“轰!轰隆!轰!”
“该死的法棍混蛋!他们到底带来了多少大炮!”
“达斯中尉,弹药快用光了!”
“补给呢”
“完全没有消息!估计在路上就被干掉了!”
比利时轻步兵部队的內洛达斯中尉听到部下的报告,愤怒地咬紧了嘴唇。
儘管在勒曼中將的指挥下,比利时军队仍然在死守防线,抵抗著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的法国军队,但情况显然已接近极限。
无论比利时军队如何英勇奋战,在兵力、弹药和火力方面,对方始终占据绝对优势。
然而比利时军队的顽强抵抗並非毫无意义。
事实上,如今法国军队正焦躁不安。
他们原本计划迅速攻占布鲁塞尔,继而绕过那慕尔和列日的后方,占领比利时的要塞地带,以迎击德国军队。
但现实却是,他们的进攻在布鲁塞尔遭遇阻碍,那些曾被他们轻蔑地称为“巧克力士兵”的比利时军队死死拖住了他们。这让法国將领们几乎抓狂。
“继续轰炸!如果拿不下布鲁塞尔,那就把它彻底毁掉!用『衝锋精神(offensiveà outrance)』,把这些比利时杂碎一起埋葬在布鲁塞尔的废墟里!”
法国军队绝无放弃布鲁塞尔的选项。
他们已经下定决心,即便要將整座城市夷为平地,也要彻底占领这里。隨即,攻势变得更加猛烈,而比利时军队仓促构筑的防线则摇摇欲坠。
“呜——!”
尖锐的哨声响起。
“前方发现法国军队!”
“机枪还剩多少子弹!”
“这是最后一点了!”
伴隨著刺耳的哨声,法国士兵高喊著发起衝锋。
而比利时军队的机枪,此刻已成为无用的废铁。
然而,达斯中尉和他的士兵们没有退缩,依然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全员,刺刀上枪!准备白刃战!”
如果他们在这里败退,那么下一步,法国军队就將攻向比利时最后的防线——安特卫普。
而在那里,还有逃难至此的无数平民。
无论是为了祖国、心爱的恋人,还是等待他们归来的家人,他们都不能退缩。
“可恶,或许今天就是我们的最后一战了......”
“哼,我才不会死在这种地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