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战起巴尔干(4 / 4)

国急忙派遣舰队迎战,但在埃利海战与利姆诺斯海战中连遭惨败,反而將爱琴海的控制权拱手让给了希腊。

至此,奥斯曼帝国彻底陷入四面楚歌的绝境。

他们想要支撑下去,但兵力捉襟见肘,防守区域却过於广阔。

奥斯曼帝国唯有如克里米亚战爭时那样,寄希望於列强的干预。然而,列强的態度却並不乐观。

【汉斯冯乔外长:德意志帝国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儘快结束巴尔干战爭。】

【法国强烈谴责战爭,同时宣布不会介入衝突。】

【英国表示支持奥斯曼帝国,但强调和平解决战爭才是首要任务。】

俄罗斯作为巴尔干联盟的幕后推手已无意调停,而德国、英国和法国也只是表面上呼吁和平,並且暗地里各怀心思。

德国与英国在汉斯的主导下,秘密利用其在巴尔干联盟內部的棋子——希腊,以图牵制俄罗斯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

法国则认为当前战爭准备尚不充分,不愿捲入可能引发列强大战的巴尔干衝突,因此选择袖手旁观。

在列强各怀鬼胎的同时,奥斯曼帝国的败势愈发明显。

希腊海军的封锁使得欧洲与亚洲的联繫被切断,陆地上则节节败退,最终退守至君士坦丁堡附近,在查塔尔贾一带构筑防线,勉力抵挡保加利亚的狂攻。

终於,1912年6月,在列强的调停下,奥斯曼帝国接受谈判,派代表前往伦敦,以结束战爭。

“哈,和平条约这分明是投降书!这些该死的政府官员,我决不会放过他们!”

“恩维尔贝伊,请冷静!”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愿意接受这场战爭的终结......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