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鉤直饵咸,速来(2 / 4)

弱点。

当前的法国参谋总部一直认为,一旦战爭爆发,德军一定会像普法战爭时那样,毫无疑问地从法德边境的阿尔萨斯-洛林发动进攻。

因此,1913年制定的法国战备方案——即“第十七號计划”(pn xvii)——便是要在战事初期迅速向阿尔萨斯-洛林推进,构筑坚不可摧的堑壕防线,以迎击德军。

隨后,在德军战力被削弱后,法军便会发起大规模火力攻势,並以“奋勇突击”的精神进行反攻,夺回阿尔萨斯-洛林。

这便是法国所构想的战爭蓝图。

当然,就像“第十七號计划”本身那样,法国人从未认真考虑过之后的事態发展。

但如果德军並非从阿尔萨斯-洛林,而是绕经比利时直扑巴黎呢

若是对此一无所知,法军恐怕只能沦为一只追不上猎物的猎犬,再一次將巴黎拱手让给德国人。

“原以为德意志帝国绕道比利时的可能性极小,但是......这个作战计划,是由前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施里芬制定的”

“没错,计划的名称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施里芬计划』。”

“果然,不愧是名震欧洲的战略大师,差点让我们措手不及。”

霞飞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他的老友费迪南福煦(ferdand foch)的话。这位老友原是陆军大学的教授,不久前才晋升为少將,成为一名师长。

福煦曾劝他,过度执著於阿尔萨斯-洛林並非明智之举,应该警惕德军沿低地国家方向、甚至北部海岸的部署。

事实上,歷史上福煦就曾在英国坎伯利参谋学院任教,与亲法派的威尔逊探討英法协作时,就认真考虑过德国入侵比利时的可能性。

儘管当时尚无法判断德军是会进行全面进攻,还是仅作佯攻,但他的担忧並非空穴来风。

这位未来的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绝非浪得虚名,他此次亦对德军绕道比利时的可能性表示忧虑。而如今看来,他的担忧正是现实——德军的確计划在战爭爆发时绕道比利时。

『果然,我应该让福煦担任副司令(副总参谋长)。』

霞飞对此早有打算,可惜现实却並不如人意。福煦的军衔提升过於迟缓,甚至直到现在才刚刚成为少將。

这与法国第三共和国政府对天主教的强硬態度不无关係。自前总统埃米尔卢贝推动政教分离政策以来,法国政府便对天主教採取敌视態度,而福煦恰恰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

『更別提他的兄长热尔曼福煦(gera foch)还是个得罪了政府的耶穌会修士......』

所以福煦才在军中仕途受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当然,他晋升缓慢也有其自身原因。当年普法战爭爆发,福煦亲眼目睹德军铁蹄践踏阿尔萨斯-洛林,遂发誓要向德国復仇。正因如此,他拒绝了能快速升迁的殖民地任职,而是选择留在本土,专注於对德作战。

若非前总理乔治克列孟梭(gees ceau)慧眼识才,强行让福煦担任陆军大学校长,恐怕他早已在无关紧要的职位上蹉跎岁月,最终因年迈退役。

但克列孟梭在1909年已卸任,如今的战爭部长阿道夫梅西米(adolphe ssiy)与眾多政界人士一样,对福煦的宗教信仰颇为忌惮。

因此他拒绝了霞飞让福煦出任副总参谋长的建议,而是选择了曾主导“第十七號计划”的爱德华德卡斯泰尔诺(édouard de castelnau)。

当然,卡斯泰尔诺也是一位优秀的將领,但让霞飞颇感荒唐的是——这位新任副总参谋长,竟然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