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与施里芬的对话(2 / 4)

lar freiherr von der goltz)不仅是一个军国主义者,还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狂热拥护者,对法西斯主义和纳粹思想也產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认为强国吞併弱国是天经地义的事,还视屠杀为“世上最美的艺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他在比利时占领区主导的大屠杀,正是这种扭曲思想的写照。

“希特勒都曾在东欧大屠杀时盛讚过这个人,可想而知他是什么样的存在。”

不过,好在威廉二世对他並不感冒,所以他並未能继任参谋总长。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不在施里芬提到的候选名单中的人。

“那么,皇帝陛下更倾向於让谁担任下一任参谋总长呢”

“是毛奇。”

赫尔穆特约翰內斯路德维希冯毛奇(heluth johannes dwig von oltke)。

这是大名鼎鼎的毛奇大將的侄子。为了区分两人,人们常將叔叔称为“大毛奇”,而侄子称为“小毛奇”。

“毛奇的履歷的確不足以服眾,但皇帝对他颇为宠爱。如果没有意外,他就是下一任参谋总长了。”

施里芬的话没错。

在歷史中,毛奇確实凭藉皇帝的宠信接替了施里芬成为参谋总长。然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战,他就搞砸了施里芬计划,被解除了职务。

不过,將施里芬计划失败的锅完全扣在毛奇头上也不太公平。毕竟这一计划本身就没考虑到堑壕战和全面战爭,其根本就是一个冒险的构想。

“您对毛奇继任参谋总长一职並没有什么异议吗”

“虽然他资歷尚浅,但作为参谋总长还算合格。我之后再介绍你们认识吧。”

施里芬说著,从旁边的包里取出了一些东西,是一张被摺叠了多层的地图。

“说起来,这次我正好想和你谈点事。”

“谈点事”

“我知道你最近忙得不可开交,这次正好趁这个机会和你说清楚。不过要记住,这是机密,千万別告诉別人。”

施里芬用手指放在嘴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然后展开了那张地图。

“这是地图吧。”

而且,是一张標註了复杂符號和线条的欧洲地图。

不用看,汉斯也知道这是什么。

这是战爭计划的草稿,虽然还处於构想阶段,但已初见雏形。

施里芬开口了:

“我问你,如果三国同盟和法俄同盟之间爆发战爭,身处两线作战困境的我们德意志帝国,应该如何应对呢”

......

施里芬计划(schlieffen pn)。

这是杰出的战略家施里芬从1905年开始构思的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战爭计划。

施里芬將自己的经验、才智以及毕生精力全都倾注在这个计划中,因此细节上十分复杂。但如果要儘量简单明了地概括,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如果三国同盟和俄法同盟之间爆发战爭,德国极有可能同时在西线与法国、东线与俄罗斯开战。

2. 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德军计划绕过法国的防线,通过比利时迅速击溃法国。

3. 俄国方面则依靠与奥匈帝国的合作,以最小兵力牵制。

4. 在击败法国后,动用全部力量占领圣彼得堡,击溃俄国。

5. 最后的胜利和利益!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精密计划。

而在实际歷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军方也的確认为德军会从阿尔萨斯-洛林方向发起进攻,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