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就跟过去的机械化一样,都必须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有条件要搞,没有条件,我们创造条件也要搞起来。”
他目光坚定的看着陈江与袁朗,“这些东西我说服了其它班子成员,统统批准!有的,立刻到装备部解决,没有的,跟国防科技大学协调,想办法快速研发,一定要保障部队的现代化进程。”
陈江听了很受感动,他万万没有想到高建军对自己的提议竟然会如此的支持,那么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努力呢
“首长,您放心,有了您的支持,我一定把中队的信息化试点搞起来!”陈江信誓旦旦的表示。
“不是搞起来,是要搞好!只有搞成功了,你们的经验才能在全军推广,并最终推动我们国家的国防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高建军的站位明显要高很多,他着眼于全军,不拘泥于一点。
袁朗立刻站起来表示,“首长说的对,一定要搞成功!我在这里谨代表a大队表个态,一定全力以赴支持陈江的信息化试点工作。”
从高建军的会客室里走出来,两人十分激动,这是一种巨大的信任,同时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赵易得依旧把两人送下楼,他现在越来越觉得陈江绝非池中之物,这样事关军队迭代升级的试点工作放在他的那支小部队里,一旦成功,那绝对是轰动全军的一件大事。
到时候巨大的荣誉加身,还会有差
所以他一反常态的把两人送下楼,袁朗也明白赵易得的目的,但人家这么做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他比较客气。
因为有了高建军的支持,两人直奔后勤装备处,在这里又碰到了陈江的老熟人,少校参谋邵斌,现在是后勤装备处的信息技术科科长。
两人一起乘坐过飞机,所以也算熟人。
加上军区会议的最新精神也传达到了他手里,所以不可能不全力配合。
需要的电脑以及其他设备,他统统都是给陈江最好最新款的,不仅如此,在他需要的这个数字基础上,还额外的加送了一部分设备,算是备用替换。
这让陈江着实有些受宠若惊,实际上邵斌也是看中了陈江的潜力,如此风光无限前途一片大好的军队新星,自己这时候不交好,那不是白痴么
受在军区的一帆风顺鼓舞,陈江决定趁热打铁,直接去解决人员的问题,这方面在军区这里很难,因为军区里也很缺计算机方面的人才,所以他只能独自去找已经调任国防科技大学的陈劲松老师。
陈劲松老师很热情的接待了他,先是一通表扬,表示到底是自己带过的学生,确实不得了。
同时一口保证,陈江需要的设备,学校会组织科研团队进行技术攻关,很快就能拿到他需要的东西。
唯独这个人才问题,他确实犯难了。
因为国防科技大学里的老师是不可能跟着陈江一起去a大队的,当时军队和军事院校里的待遇并没有可比性,更何况这些院校里的计算机人才都是国家的宝贝,怎么可能会放弃自己的一切去a大队那么一个副师级作战单位呢
至于这些专家读的学生,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他们等得起,陈江可是等不了这么久的。
这些困难让陈江一下子就傻了眼,弄不到人,那么自己的那堆设备就是破铜烂铁,毫无意义。
陈老师让陈江别急,因为这几天里,他也在为陈江的事情而思考,所以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可以从国防科大里挑选一部分优秀学生或者骨干老师前往a大队授课,教授a大队学员英语和计算机知识,反正a大队里很多兵的文化课基础都需要补上来,这些任务让学生去解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