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恐怖数据!(1 / 3)

第157章 恐怖数据!

就拿利坚国最常见的战斧式巡航飞弹来作对比。

战斧巡航飞弹身长6.17米,直径52.7公分,水平翼长2.62米,发射重量1.452

吨。

拿这个数据跟弹身长0.5米,直径4公分,水平翼长0.2米,发射重量4公斤(装药状態)的蜂针比,完全就是不当人了。

蜂针真正要比的,应该是那些肩扛式飞弹。

不过那些飞弹射程也就几公里左右,並且也没有什么变轨能力,根本不配和蜂针微型飞弹比。

总的来说,蜂针可能在面对超远距离、超大目標时优势並不大,甚至是劣势。

可面对少量目標,並且一百公里范围时,优势完全是碾压级。

因为这个体型的话,运输与携带可不要太轻鬆,同时不需要『卫星引导”这点,更是让其他人绝望的优势。

小型飞弹射程只有几公里,並不是说飞弹只能飞这么远,而是因为要加装引导部、观测部——-之类的话,体型就不可能小。

可蜂针並不需要这些,观测、引导工作,全都由蜂后一手包办。

通讯部件!

利用量子通讯技术打造,无论是数据传输还是储备都与现有技术有著代差,

所以才能够在一百公里內近乎无延迟的导引蜂针飞弹。

要是没有蜂后引导,蜂针射程也就只有几公里左右,顶多就是破甲能力、飞行速度、精准方面有优势,但还没有出现碾压性的代差。

可有了蜂后引导,蜂针就会变成超级恐怖的『利刃』了。

火箭弹的体型,飞弹的射程与精度,这换谁不迷糊。

特別是这种飞弹还具备末端变轨突防能力。

这就让人埠不住了。

“末端变轨是什么技术”

叶兵对於各种武器敏感无比,瞬间抓住了重点。

如此小巧的飞弹,能够飞出两马赫速度就已经令人震惊了,更別说最大射程一百公里,如果不是亲自听到,他可能只会觉得是哪个民间科学间吹出来的。

“一个很有趣的技术!”

赵昊利用替身机器人露出了一个冰冷的笑容。

是的,技术原理並不复杂。

就是让飞弹在命中目標之前,就像是打水漂一样不断变幻著轨跡,最后精准命中目標。

而这种技术,在十几年后的那些『国之重器』上也同样有。

问题就是,那些可是一枚就是十几米长起步的大傢伙,一枚造价几亿起步。

可现在。

半米长微型飞弹上也能有这个功能,確实是要疯。

而事实上,这是赵昊取巧。

正是因为有著新型发动机,配合蜂巢系统还有量子通讯技术製造的部件,三合一之下才诞生的特別技术。

有了这个技术,大半防空系统就近乎摆设了。

不敢说百分之百突防,但想防住的话近乎不可能。

“量產了,能不能量產”

蓝洁英追问。

这个属性完全就是开发部的一贯风格。

领先世界!。

可问题就是,开发部还有一个属性。

实验室產品。

例如生命之泉,虽说已经有了成品,但那產量简直是少得可怜,完全不够內部分的,更別说用来出售。

蜂后也是如此。

依旧是只能由开发部生產,根本没办法量產。

现在拿出新產品,也不怪她会担心。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