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吕一鸣的新长征(2 / 3)

鸿缘的新书 鸿缘 1945 字 7天前

果姐姐还在世,这种崇拜也许会自然消失。

但姐姐过早地离开了,童稚的心结却一直在,越拧越紧。

所以,他虽然因为儿子童稚待在美国不回来,跟他疏远了,但心里一直盼着他早些回来。

今天,吕一鸣接受童教授的邀请,到镜春园来参加研讨,他没想到童教授会邀请他,一个大专生。

到了童教授这里,才知道是讨论企业内刊的事情。

这个他可是很有言权的,他帮谢建华办北汽的杂志已经十多年了。

来参加研讨的人方方面面,吕一鸣想:大学就是好,关系多,而且有名声,想招呼谁就招呼谁。

大家自我介绍时,个个都是大学学历,还有更高的,硕士生、博士生,可轮到吕一鸣自我介绍,他卡壳了。

说自己是大专生?也太差劲了吧?可也得实话实说啊。

嗯,我是自学考试大专毕业的,毕业证上有北大的章和自考的章。

“吕一鸣说道。

房间里瞬间安静下来,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吕一鸣身上。

啊,我爱人是北大的,先开始当老师,现在是博士生。

她能分我一半学历,那我至少也算本科吧。

“吕一鸣再加了一句,屋里顿时哄堂大笑

童教授没有笑,吕一鸣的自嘲让他感觉这个年轻人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智慧。

大家不要笑,我今天想跟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正是,有关学历和学习能力的问题。

学历和学习能力从来都不是一回事。

“童教授说道。

他的话语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湖中,激起了不小的波澜。

大家可能觉得奇怪,我研究的领域跟这个问题不搭界。

我想请问大家,我们北大的学生到了社会上找工作容易吗?是不是一提到北大毕业,人家就抢着要?“童教授说道。

在座的人都用目光相互交流着,谁也不想先”

放炮“。

百年校庆就要到了,我们在这个时候有必要讨论一下,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

今天,我找来了《北大人》杂志。

吕一鸣呢,主办了《北大边缘人》,我很想听听你们对这两本杂志的评价。

“童教授继续说道。

在座的很多人都喜欢《北大边缘人》,因为上面有连载。

而且风格更幽默,语言更接地气。

当他们把这些真实的想法讲出来时,童教授向吕一鸣投去赞赏的目光。

时间在激烈的讨论中悄然流逝,直到有人突然意识到该吃午饭了。

这时,大家才恍然惊觉,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

“学历只是一张纸,只能说明一个短暂的阶段,而学习能力没有证明文件,只能在实践中显露出来。

就看我们是只看到那张纸,还是更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童教授在总结。

群莉娘桂香带着午餐进门来了,是童教授让她下班顺便到食堂打午餐过来的。

一进门群莉娘就看见了吕一鸣,她把眼光避开这个女婿,给大家分着饭菜。

妈,您歇会儿,让我来吧。

“吕一鸣上前来帮忙。

群莉娘被他这一声”

妈“叫得脸烧。

“一鸣,你也来啦?”

群莉娘低声问。

“是啊,妈,还久没看见您了,您都好吧?吕程现在离您近,有没有常来看您?”

吕一鸣问。

“嗯,常来。

开始那些天每天晚上都来一起吃饭,最近功课忙,就两三天过来一趟。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