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朋友遍天下”
,她苦涩地一笑,自己还在为万里之遥的前程而感觉茫然呢。
丽丽见乌达尔从锅里盛出米饭,放在那张荷叶上,然后熟练地用手把米饭捏成一个小饭团,放进嘴里,再拿起一块鹅肉放进嘴里。
这时候,一个中等身材的男子从院子里面走出来,他头上顶着白帽子,胸前挂着白围裙,一双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
“靓女,好啊。
才从哪里过来啊?”
大厨问丽丽。
经乌达尔介绍,这就是要一同前往内罗毕的岑先生。
丽丽十分恭敬地跟岑先生打着招呼。
并向他询问内罗毕的情况。
岑先生告诉他,亲戚在蒙巴萨开了一家粤菜馆,七六年就去了,现在他过去换他们回来。
丽丽一听,心里又踏实了些。
“他们刚去的时候,那边中国人不过百十号人。”
岑浩说着掏出烟,看看丽丽,见她微微一笑,才把烟点着。
在岑浩的小院里吃过饭,岑浩又带丽丽他们参观了他的餐厅,里面也都是藤制的家私。
还摆了几个展示柜,就像是展览馆里看到的那种。
透过玻璃柜看见里面是陶瓷制品,草编制品,木雕制品。
“这些都是我们从蒙巴萨带回来的木雕,是他们那里的特色工艺品来的。”
岑浩介绍着。
回到广州,丽丽终于住进了乌达尔在番禺祈福新村的房子。
乌达尔看出丽丽很紧张,他从床底下拿出一个睡袋,铺在地上。
“我们先聊一会儿,你什么时候困了,我就到那里去睡。”
乌达尔指了指地上的睡袋,笑着对丽丽说道。
丽丽心再一次放下了,她这些天既兴奋又紧张。
兴奋的是,当自己为没去过什么名胜苦恼时,天赐良机,现在要去到万里之外的神秘非洲了。
紧张的是,同行的人只有乌达尔。
对漫长的旅程,对乌干达的原始,贫穷,她很恐惧。
但她也很向往,很激动。
想看看是怎样的土地养育了乌达尔这样果敢,智慧,热情的人。
丽丽想起乌达尔跟老爸聊天,老爸不止一次地说:“真想去你们那里拍片,让中国人都喜欢非洲。
都知道那里有历史,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坚强的民族。”
她相信老爸的审美。
乌达尔和丽丽到黄埔港时,岑浩已经到了。
这位广东同乡会的主席,只穿了一条短裤,脚上是一双拖鞋。
头上的草帽也已经破了,但他脸上的笑容却是很亲切的。
丽丽想,走这么远的路,他竟然什么东西都没带?后来岑浩告诉她,货运把他的东西拉走了,他随身带的东西很少。
乌达尔和岑浩低声商量着什么,丽丽这时候接到了邱枫的电话。
“现在还在广州吗?”
邱枫在电话里急急地问道。
“船就要开了,下一站是香港。
邱老师,您回系里什么事啊?要是您能坐飞机追上我们多好啊。”
丽丽自觉声音娇滴滴地。
她的确也有畏惧,再往前走,就全靠自己了。
她身上背了老爸的军用挎包,里面装着邱枫给她的书,凯伦写的小说《走出非洲》,她想:这就是自己此行的伴侣。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系里已经通过了我的建议,你是第一个休学的学生。
你可以放心去多走走,多看看了。
下一步就是在你的研究项目下面,加进对外汉语启蒙教学的内容。
跟乌达尔可以在乌干达多转转,一定会写出很棒的论文。
我很期待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