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吕程、蒋励回到哈拉姆工业园 谢建华仍没有下落(3 / 4)

鸿缘的新书 鸿缘 2450 字 7天前

。乌达尔在哈拉姆园区对她那一通鞭笞,险些要了她的命,她感谢赵凯,甚至感谢丽丽的老爸蒋耀先,是他们给了她一条生路,如果当时被乌达尔带回村里去她必死无疑。印度裔女人这样想,就觉得自己应该出一份力。

”让我去吧,我能做你的帮手,那些中国人我熟悉。“

见穆尔西皱紧了眉头,印度裔女人急忙解释:”他们经常带车间里的兄弟们来咖啡店喝咖啡,你知道的,他们除了自己的老婆对这里的女人不感兴趣的。“

穆尔西来不及多想,”会放枪吗?“他问。

”会,可枪有好多种啊。“印度裔女人觉得有门儿,虽然没亲手放过枪,也先应下来。

印度裔女人有她的能耐,那就是会说多种语言,而且,在女人里她算得上能吃苦的。一路上她不需要穆尔西照顾,相反,很多时候她会照顾穆尔西。比如她会去找水,而且自己先喝,觉得安全了才会让穆尔西喝。

他们沿着边境线向马里方向前进,穆尔西因为要建刚果金这边的工业园,在离开哈拉姆工业园之前,跟赵凯恶补了电脑操作。他当雇佣兵时学过电脑,但也只是学过,他只对打枪感兴趣。对电脑他一般不碰,倒是爱玩游戏。可为了建工业园,他也只能逼着自己在电脑上下功夫了。让他没想到的是,印度裔女人对电脑比他灵光,还知道找那些加油站或者旅店去充电。他更不会知道,印度裔女人还找到了哈拉姆工业园的网站,给赵凯的总经理邮箱发了邮件,当然,她都是用穆尔西的名义。

赵凯知道,从这片原始丛林走出去,他们需要补给,需要调正,因为体力消耗过大。而他自己一直最担心谢建华,毕竟他来非洲时间不长,怪自己没有强化危机意识,他大概连枪都不会放。还有就是回去无颜面对他的妻子群芳。

热风卷着红土掠过检查站铁皮棚,赵凯攥紧胸前的Press牌,看沙尘里浮现出十几条裹着头巾的人影。他们的迷彩服套着褪色的阿拉伯长袍,AK-47的木托在阳光下泛着油光,领头的年轻人用弯刀挑开吕程肩背摄像机的防尘布,露出一口嚼着恰特草的黄牙。

"记者?"他的法语混着苏丹方言,喉结上下滚动。

"拍吧,拍清楚这些背叛者的下场。"

远处传来骆驼的嘶鸣,三辆皮卡车载着机枪驶过,车斗里的叛军举起黑旗,旗面上的新月在风中扭曲成狰狞的形状。

赵凯跟着他们穿过临时搭建的难民营,蓝色的联合国帐篷被风沙撕出裂口,孩子们追着军车扬起的尘雾奔跑,手里挥舞着绑着布条的木棍。一个老妇人坐在帐篷门口捶打陶土罐,罐口的铜环叮当作响,她的儿子昨天在交火中被子弹击穿了喉咙——叛军说那是政府军的狙击手干的,政府军说这是恐怖分子的栽赃。

突然,扩音器里的古兰经诵读声被枪声截断。穿长袍的叛军们瞬间趴倒在红土坡上,子弹在帐篷间织成火网。赵凯本能地拽过吕程,把他扑倒在自己身下,他和蒋励等一群人挤进一辆废弃卡车的底盘,机油和骆驼粪混合的气味瞬间充满他们的鼻腔,熏染他们的咽喉、五脏六腑。头顶传来AK-47特有的沉闷连射声,夹杂着土语"安拉至大"的吼声。

当他们从车底爬出来时,看见刚才那个领头的年轻人正用牙齿撕扯绷带,他的手臂被流弹擦出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血珠滴在干裂的土地上,迅速洇成小小的黑红色圆点。

"看见没?"他咧嘴笑,露出带血的牙龈。

"这就是自由的代价。"他脸上洋溢着自豪。

远处,沙尘暴正从达尔富尔方向涌来,将整个边境线吞没在昏黄的混沌里。赵凯想这是天然的屏障,于是让一群人牵起手,想办法保护住眼睛,就开始艰难地前行。与他们同行的还有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