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这个赛季。
外有安德烈-米勒、科里-马盖蒂、昆廷-理查德森,内有布兰德,甚至阵容名单上还有奥多姆,这套阵容说不上多强,可季后赛边缘的实力还是有的。
但遇上活塞队,开局触之即溃。
第一节结束,活塞队就顺利拉开了两位数的比分。
到了第三节下半段,分差来到了30分。
比赛进入“垃圾时间”,快船队陆续换下了首发球员。
米利西奇继续留在场上。
他很想给出表现,奈何新秀赛季的他问题太多。
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他的对抗能力,根本达不到NBA的级别。
从这方面来看,拉里-布朗虽然是个十足的混蛋。但如果活塞队的目标是夺冠,原本的他不想给这种水准的米利西奇上场时间,似乎也能理解。
NBA任何一支当赛季目标是争冠的球队,都不可能培养新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史蒂夫-科尔。
其他诸如菲尔-杰克逊、波波维奇、帕特-莱利其实都一样。
为何拉里-布朗给人的印象这么差呢?
“回防,回防,该死的家伙们,你们是没有吃饱吗?”
“真他妈的烂,你们到底在干什么!”
“移动、移动,该死的,我真他妈受不了你们!”
坐在替补席上的许万一边拿毛巾擦汗,一边看着拉里-布朗顶着30分的分差优势,继续朝着场上的活塞队“饮水机”大呼小叫,要求他们打出他所定义的“完美篮球”。——像极了农场主挥动手上的鞭子,呵斥他手底下的黑奴们,摘棉花再快一点。
事实上,如果他们真有这样的能力,就不会是“饮水机球员”了。
拉里-布朗其实也知道这一点。
他只是在镜头面前凹人设。
他想通过“球队领先30分,即便是派‘饮水机球员’上场,我也会要求他们打出最完美的表现”,来营造出“铁腕主教练”的形象。
仿佛活塞队能有如此凶猛的势头,全然靠着他的“治军严明”。
代价就是,即便拿下了这场比赛,活塞队的队内氛围也并不好。
每个人都低沉着脑袋。
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