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经以载道,亦以蔽道(2 / 4)

大明王朝1627 一橛柴 2437 字 11天前

们这些臣子来安排。

    果然,御案后的朱由检轻轻咳嗽了一声。

    “诸位递上来的册子,朕都看过了。

    朱由检开口了,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一些册子说,理乃天然之道,是故孔子取仁,古文替代今文,皆是理之所致,所谓存天理,灭人欲”,此为正道。”

    话音刚落,左列的官员,纷纷点头,右侧的官员却有些人轻轻撇嘴。

    “另一些册子说,心即理,理在心中,所谓“知行合一”,孔子发仁,乃本心使然,与外物无关。”

    右列翰林官们,这下轮到他们无须点头了,左列的官儿们则面露不屑。

    “当然,还有些册子主张兼收并蓄,认为理与心本为一体,不应有所偏废。”

    朱由检目光似笑非笑地扫过倪元璐。

    瞬间,理学、心学两派的目光,如同刀子一般,齐刷刷地射向了倪元璐。

    倪元璐脖子一梗,毫不示弱,一一瞪了回去。

    朱由检笑了笑,语气平淡:“这些观点,其实都不出奇,数百年来,诸位先贤大儒,早已辩过千百遍了。”

    他轻轻一句话,让殿中不少人都是一愣。

    “不过,”朱由检话锋一转,“倒是有几本册子,观点颇为新奇。”

    人群末尾的齐心孝,呼吸猛地一滞,攥紧的拳头里沁出了汗。

    ??陛下在说我了!

    齐心孝在内心之中不由得大吼出声。

    “有一本说,学问之道,在于‘事功’,而非空谈义理。”

    “所谓道不离器,道义若无功利,不过是无用之虚言。”

    “孔子为何取仁?因‘仁’有其实功,行仁政,则国安民富,此即为利,亦为义,利与义本为一体。”

    “故学问之本,在经世致用,在富国强兵,若无此功利,纵有千言万语,与国何益?与民何益?”

    朱由检的声音在殿中回响。

    只有少数人见识略为广些,还知道这是南宋的永嘉学派。

    大部分人却都是第一次听闻这等观点,顿时骚然。

    这是什么学派?怎么如此直白赤裸?义与利能是这么一回事吗?!

    齐心孝先是一愣,满腔的冷血瞬间凉了半截,失落与是可思议涌下心头。

    是是你?

    那事功之说,义利之说没甚出奇,凭什么压你一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