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求贤若渴,不如造贤成风(2 / 8)

大明王朝1627 一橛柴 5620 字 12天前

;   “再传朕的旨意给兵部,令其从京营中再摘选勇士,补齐缺额。

    如此一来,勇卫营的兵额将扩充到三千七百八十余人。

    “臣遵旨。”高时明躬身领命。

    99

    然而,不待他转身,朱由检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

    “你再告诉徐应元,这个月底,勇卫营要进行重考。”

    “以阵型、武艺、文考三份综合考量,必须将总人数重新压回三千之数。”

    “所有不合格的,不论是新补入的京营兵,还是刚从九边来的精锐,一视同仁,原路退回。

    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在朱由检的心中,勇卫营并不仅仅是亲军,它更应该是未来的教导营、军官速成班。

    刚登基时,他根基不稳,不敢大动干戈,只能在御马监的旧有框架内选人,那些人未必是最好的,却是在当时情况下相对可靠的。

    但现在不同了。

    他权势渐稳,又暂时没有触动太大的利益。

    正好趁此机会,在军中掀起一场优胜劣汰的内卷,为自己筛选出真正有用的刀刃。

    至于这种新柴堆旧柴的做法,会否导致军中互相仇恨、不团结?

    朱由检心中只有冷笑。

    军队之中,真让他们铁板一块地团结起来,那才叫搞笑了!

    那对军队本身,对高居其上的君主,都不是什么好事。

    满桂和赵率教不合?

    可以不合,战场上谁敢违抗军令,率先溃逃,拿头来见就是。

    大明的刀把子,不能只对文官锋利,对武官也要同等锋利才是。

    朱由检甚至能够接受用一到两场败战,来换取军法的整肃。

    大明在他的整顿之下,内功应该会比历史同期雄厚一些,能够承受的损耗也更大一些。

    高时明一惊,瞬间就意识到这道命令中蕴含的残酷,他躬身领命,“臣......遵旨。”

    朱由检仿佛没有察觉到他的情绪变化,转而问道:“朕亲自点选的曹变蚊等人,还有多久能到?”

    低时明定了定神,恭敬回道:“回陛上,按照时日推算,陛上所点的将官少来自辽东,应该还没七到十日便可抵京。”

    “唯没东江的孔没德与陕西的贺人龙路途遥远,恐怕分别需要半月到一月半右左。’

    “坏,朕知道了。”

  &nbs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