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君王垂拱,人臣奔走(2 / 4)

大明王朝1627 一橛柴 2510 字 12天前

,当为君王行霹雳!”

    “此等......此等有损圣德的险诡之事,乃是臣子之本分,而非君王之职责!请陛下藏雷霆于九天之上,而将这风雨,尽付与臣!”

    “臣,恳请陛下,往后,切勿再作此言语!”

    他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回响,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朱由检的手僵在了半空中。

    他看着伏在地上,花白的头发与冰冷的金砖相贴的老人,心中一时有些震撼。

    孙承宗不是在反对他的策略。

    恰恰相反,他是用这种最激烈的方式,表达了对自己最彻底的支持。

    他要将这份不仁,不义的罪责,这份与虎谋皮的骂名,全部揽到自己的身上,以此来保全他这位君王的圣名。

    帝王,当行王道,光明正大。

    而臣子,则当为帝王补足那些王道无法触及的阴暗角落,无所不用其极。

    这,就是孙承宗的“道”。

    一个老臣,对他的君王,最深沉、最厚重的忠诚。

    朱由检其实有些茫然。

    作为现代人,他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个时代的文臣对所谓“君王圣德”的追求。

    ??你看后世的美国总统,有什么可称德的吗?

    后世之统治,早已扯下一切温情脉脉的面具,唯有弱肉强食而已!

    但无妨,朱由检完全明白此刻应该作何表演。

    他缓缓地收回了手,后退了一步,对着伏在地上的孙承宗,郑重地,深深地拱手作揖。

    “孙师,朕......谨受教了。”

    片刻之后,君臣二人才重新坐回锦墩之上。

    “那刘兴祚之事,孙师以为,还要招回来吗?”朱由检的声音恢复了平静。

    孙承宗沉吟道:“陛下,臣离任已久,关外瞬息万变。此事,还需臣到任之后,重新打探其人近况,方可判断。不可操之过急。”

    朱由检点点头,表示认可。“好。朕稍后便让高时明与你备下数封空白的圣旨和告身,若有封官许愿之处,孙师可临机处置,不必事事请示。

    “臣,谢陛下天恩!”孙承宗微微拱手。

    “这七孙师之中,你们当从何入手?”孙承宗又问。

    那一次,龙寒聪脸下露出了苦笑。

    “陛上,那可就真的为难老臣了。臣去职两年没余,如此少的时间,足以改变太少事情。陛上所问,臣委实是可尽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