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明天见!大明的聪明人们(4 / 5)

大明王朝1627 一橛柴 3121 字 12天前

发一批下去,稳住军心。”

    “是。”高时明应下,又呈上另一本。

    “陛下,山东巡抚李精白奏报,山东自六月以来大雨连绵,洪水泛滥,淹没庄稼、冲毁房屋、溺亡百姓不计其数。”

    ???

    朱由检有点懵了。

    他知道陕西马上就要迎来连年大旱,可怎么也想不到,山东今年竟然是滔天洪涝!

    他刚穿越而来才几天不到,一直忙着组上任的第一个班子,对这个时代的救灾措施一无所知。

    是该直接发钱、发粮?还是免税即可?这些措施又该如何落实,才能不被底下官员层层盘剥?

    无数个问题涌上心头,他却一个答案都没有。

    “此条……亦交票拟,但不必发旨了。”

    “最后一本紧要事,”高时明的声音愈发小心。

    “户部尚书、督辽饷黄运泰奏报,言及山海关之马草,过去向来于永平、蓟州一带召商买办,其中转运滋生弊端。”

    “他建议,不如将召买的银两直接解送至山海关,就地采购,以节省靡费。”

    朱由检眉头一皱,感觉这一条的逻辑不太对劲。

    他仔细在脑中将这个流程过了一遍,很快便发现了问题所在。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马草这种物资需要从产地蓟州、永平一带,物理转移到消耗地山海关。

    黄运泰的法子,只是把“买马草的银子”送到了山海关,丝毫没有解决马草本身的运输问题。

    山海关本地可不产那么多马草!

    这法子,莫不是为了贪污方便吧?

    要知道银子一到辽东那些军头手上,他们买不买马草,买多少,外人谁能说得清楚?

    他心中有些拿不定,决定还是不动声色,先看看那几位新任阁臣的成色如何。

    “知道了,一并送去票拟。”

    高时明后面又禀报了一些烈妇旌表之类、小官升迁之类的小事,朱由检只是随意听着,心思早已不在此处。

    待太监们都退下后,他缓缓走到殿中的《大明混一图》前,周钰安静地跟在他身后。

    他的手指在巨大的地图上缓缓移动,在陕西和辽东之间逡巡,只觉眼前迷雾重重,千头万绪,不知从何下手。

    最终,他的手指仿佛带着千钧之力,重重地在北京城的位置上一点。

    “无妨。”他转过身,眼中已没了迷茫,只剩下前世千锤百炼而来的斗志。

    “明天,就让朕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