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徒法不足以自行(3 / 4)

大明王朝1627 一橛柴 2569 字 13天前

;那小太监听到这话,眼中终于抑制不住地迸发出一阵狂喜,但他还是极力克制着,深深地埋下头。

    “奴婢,马文科。”

    马文科。

    朱由检在心中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

    毫无印象……

    “嗯,朕记下了。”

    朱由检淡淡地说了一句,便放下了帘子,闭上了眼睛。

    马文科听到这句话,顿时憋得满脸通红,却不敢出声,只是紧紧跟在肩舆边上。

    肩舆内,周钰靠在朱由检的肩上,似乎是感受到了他身上传来的安稳气息,居然浅浅地睡着了。

    朱由检却毫无睡意。

    他的脑中,思绪翻涌。

    这就是真实的世界啊。

    在前世,作为一个混迹官场多年的人,他也和许多同僚一样,喜欢聊一聊明史。

    但这不过是为了找个话题罢了。

    这种阅读,终究是浮光掠影,附庸风雅罢了。

    谁又会去那么仔细地,记住每一个小人物的名字和命运呢?

    高时明、徐应元、王承恩、曹化淳这些有名的太监他能记得。

    孙承宗、袁崇焕、毛文龙这些他也能记得。

    可天下职位成千上万,越是低微的职位越是深刻的影响执行效果。

    单靠自己脑子里那点可怜的记忆去找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这又不是三国群英传,找几个智力100的往城池一放,哗啦啦粮食就来了,然后虚空征兵平推就行。

    一个偌大的帝国,需要的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来选拔人才,来约束官员,来保证整个机器的正常运转。

    而不是靠皇帝一个人的记忆和喜好。

    孟子曰:徒法不足以自行。

    再好的法律,再好的制度,如果执行的人出了问题,那也不过是一纸空文。

    但出问题的人,又何尝不是体制推动的呢?

    众人贪,一人不贪,是根本在官场上活不下去的。

    他想起魏忠贤的那本账,想起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

    那里面的人,是不是中进士的那一刻,也有过为民请命的初心呢?

    也不知道自己从信王府带来的那些潜邸元从,在自己即将建立的这套新规则下,最后能剩下几个?

    会不会,到头来,这个大明真的就无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