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所谓「履霜,坚冰至」,天启皇帝驾崩,便是这深秋第一片冰霜。
他若还看不清形势,跟着旧主一条道走到黑,那才是真的蠢。
魏公公曾经或许是参天大树,可如今树已将倾。
他可不想做那被压死的猢狲。
今日奉皇后懿旨而来,是他暗中使力才拿到的机会。
哪怕仅仅只是入宫这短短路程,那也是万分宝贵的机会。
今日多一个照面,他日就多一分情分啊。
说不定就是多这一点情分,往后就从贬谪皇陵,变成贬斥神宫监呢?
京师富贵迷人眼,不到万不得已,谁又甘心轻易退下。
只要留在至尊眼前,终究能有翻身机会。
正思忖间,信王府那紧闭的朱漆大门,伴随着「吱呀」一声,缓缓打开了。
涂文辅弓着腰快步上前,换上一副悲伤中带着讨好的表情迎上。
「奴婢涂文辅,奉皇后懿旨,恭迎信王殿下入宫。」
——
本文人物性格丶事件细节丶参考《明实录》丶《国榷》丶《满文老档》等明清公史丶私史或文人笔记。
部分经济丶军事丶人口丶物产的统计类数据会参考现代历史学者做的考据论文。
在故事开篇,主角的蝴蝶效应不大的时候,各个人物登场地点丶官职,按照《明代职官年表》。
时空因素按照古代文献估算,例如北京到南京,正常30日,快马5~10日。
也就是不存在主角转头说把徐光启起复了,徐光启就瞬间从上海坐飞机飞到北京。本书没有任意门。
这是第一章,所以会额外在正文中说明,请各位担待。
后续的史料引用都放到「作者的话」里面,不占用正文字数。
史料空白丶模糊的地方,我会自行根据参考材料推演补充。
例如本章提及北直隶人口800万,实际上按万历时黄册丁口统计只有300万出头。
我是根据《中国人口史》和满清时期的河北人丁数据推测扩大的,实际上我感觉还是偏保守了。
毕竟从辽东涌入关内的难民就有数十万了。
这些我自行推演,或编造的数据我也会额外注释,以免大家以为是真的史实。
各种地摊文学,低级阴谋论已经够泛滥的了,我不希望我也成为其中一份子。
最后,这一章唯一虚构的就是周皇后的闺名……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