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村子里大家的生活条件都一般,寻常吃的不过是粗粮馒头,白面也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吃得上。
因此这一个白面馒头也算不错了。
家里有孩子的还能拿去哄孩子当零嘴儿吃。
因此望着翠竹的目光越发亲切了。
姚氏这几日心口总是“噗通噗通”直跳,弄得她有些不太爽利,寻思着是不是家里或是娘家要出事。
姚氏想了又想,除了闺女儿的亲事之外,近日家里还是跟平常一样,至于娘家的那些事情,姚氏一个外嫁女向来是不操心的。
不过因为心里有事情,这会儿大伯家的孙媳妇儿的认亲宴,她也没心思吃。
自打十年前,她公公婆婆拍板把她大闺女儿给卖了之后,姚氏跟公婆的关系一直淡淡的。
宁氏是个要脸的,儿媳妇儿不给自家好脸色瞧,她也不过去凑趣儿,因此这十年来婆媳两人哪怕是坐在一块儿也没几句话说。
这会儿宁氏就没让姚氏坐边上。
村子里的宴席都是男人跟男人坐一桌,女人跟女人坐一桌的。
宁氏不乐意跟姚氏坐边上,因此她身边是大儿媳妇儿刘氏,还有长房的孙媳妇儿王氏。
方家的子嗣昌茂,这一大圆桌几乎都是自家的。
不过巧也不巧,姚氏跟宁氏没有挨着坐,却正好面对面。
宁氏见姚氏皱着眉头摆着一张臭脸,也没啥胃口,吃了几筷子拨了拨就放下了。
这还是在别人家,要是在自家,她早就把筷子给摔了。刘氏和王氏是有眼色的,忙一人给老太太夹了一筷子菜。
“娘,多吃点。”
“就是啊,阿奶,您不吃东西咋成呢?”王氏也说道。
宁氏的三儿媳妇儿马氏逡了一眼自家刚过门不久的儿媳妇儿江氏,江氏猛不丁被婆婆看着,差一点就吃噎着了。
“吃吃吃,就知道吃,你是猪托生的啊?”
江氏是新媳妇儿,脸皮子薄,猛地被婆婆马氏这么一骂,一张圆脸顿时涨得通红。
宁氏的小儿媳妇儿林氏向来是没啥存在感的,知道这一桌子的机锋,忙低头扒饭。
“娘,我吃饱了,我先回去了。”姚氏皱了皱眉头,站起来,扭头就走。
“二嫂是金贵人,不跟咱们这些大老粗一块吃饭,娘,别管她,咱们吃。”
身后传来马氏阴阳怪气的声音。
这马氏生的就有些刻薄,为了讨好婆婆,专门说些酸话,姚氏早就习惯了。
方大伯是方老爷子唯一还在人世的亲大哥,他们俩的亲姐姐方婆子早在五年前就去世了。
这兄弟俩家住的近,走动的自然也多,这新媳妇儿进了门,认了亲给了红封之后,女人孩子们上桌吃饭,男人们的目光都落在了大伯长子家的幼子方俊生身上。
方俊生今年刚满十五岁,还没说亲事,却是一个童生!多少人盯着他呢!
别小看童生,到底也是读书人,将来若是出息了就能改变一家子靠着黄土讨生活的窘境。
都说士农工商,士是最高等的人,而普通人只有通过科举才有可能成为士呢。
方俊生虽然只是童生,可是他年纪轻轻,在这十里八乡也是头一份的,可以说天赋极好,是一支难得的潜力股呢。
说到这件事情,就不得不提,十年前方家之所以沦落到卖儿卖女的地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方老爷子还在世的兄弟虽说只有方大伯一个了,但是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也不见得多好。
方大伯是长子,方老爷子是次子。
方老爷子和方大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