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停在大慈恩寺古朴而宏伟的山门前。
千年古刹的气势扑面而来,梵音袅袅,香火鼎盛,前来祈福的香客络绎不绝,却又自觉保持着肃穆的氛围。
孔衫刚一下车,便有一位知客僧快步迎上前来。
这僧人身披赤黄色袈裟,年约四旬,面容白净,眼神澄澈,举止从容有度,显然在寺中地位不低。
他双手合十,微微躬身,声音平和却不失恭敬:
“阿弥陀佛,王爷万福金安。
敝寺方丈早已得知王爷驾临,特命小僧在此迎候。”
孔衫亦回以平和的微笑,抬手虚扶:“大师不必多礼。
本王新春闲暇,特来宝刹进香祈福,顺便探望在此静修的皇叔,叨扰佛门清净了。”
“王爷言重了。
王爷莅临,乃敝寺之光,何来叨扰之说。
请随小僧来。”
知客僧态度谦恭,应对得体,丝毫看不出任何异样。
他侧身引路,步伐沉稳。
孔衫微微颔,带着身后几位扮作随从、已完美收敛气息的水火双子等人,跟随知客僧踏入寺门。
穿过古木参天的庭院,绕过香烟缭绕的钟鼓楼,一行人来到了寺院的核心建筑——大雄宝殿之前。
殿宇巍峨,宝相庄严,殿内供奉的佛祖金身低垂着眼眸,慈悲地注视着众生。
知客僧停下脚步,侧身道:“王爷,请。”
孔衫整理了一下衣冠,神色肃穆地步入殿内。
立刻有小沙弥奉上三炷早已备好的极品檀香。
香柱粗长,香气醇厚沉静。
孔衫接过檀香,在长明灯上点燃,双手持香,举至额前,对着佛像恭敬地三鞠躬,随后将香稳稳地插入巨大的香炉之中。
青烟袅袅升起,氤氲在庄严的殿宇内。
一套流程下来,他做得一丝不苟,显得虔诚而尊重,让人挑不出任何错处。
上香完毕,孔衫这才转向一直静候在旁的知客僧,语气随意地问道:“嗯,皇叔他老人家想必已知本王前来,不知何时能得一见?”
知客僧再次合十,恭敬回道:“回王爷,十世皇居士平日皆在后山净室潜修,极少见客。
方才方丈已派人前去通传。
还请王爷稍候片刻,或许居士片刻即到,或许…需等居士做完今日的功课。
还请王爷随小僧至客堂用些茶水静候。”
这番话滴水不漏,既表达了秦戮的特殊地位(居士潜修),又暗示了见面的不确定性(可能立刻见,可能要等),还将安排的责任推给了“方丈”
和“功课”
。
孔衫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温和:“无妨,佛法修行要紧,本王便等上一等。
有劳大师引路。”
“王爷请。”
知客僧再次躬身,引着孔衫一行人离开大雄宝殿,向着侧方的客堂走去。
孔衫看似悠闲地欣赏着寺中景致,实则眼角的余光已将周遭环境、明暗哨位、能量流动尽收眼底。
他带来的八位双子,也如同最普通的随从,低眉顺眼,却各自以独特的方式感知着这座千年古刹隐藏的秘密。
等待,开始了。
而这场等待本身,就是交锋的开始。
客堂清雅幽静,窗外竹影婆娑,只有偶尔传来的悠远钟声和梵唱打破宁静。
孔衫安然坐在檀木椅上,指尖轻轻摩挲着温热的茶杯,品了一口杯中清茶,赞道:“大慈恩寺的茶,清冽甘醇,隐有檀香之气,果然不凡。”
一旁作陪的知客僧微微躬身:“王爷过奖了。
不过是山后自家种的野茶,蒙王爷不弃。”
就在这时,客堂门口的光线微微一暗,一道身影悄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