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9章 起驾苏州(1 / 3)

扬州城外,官道。

十日的烟火温情,终究要画上句点。

当最后一缕晨光穿透驿馆的窗棂,玄金交织的巨龙再次苏醒。

三千铁骑的玄甲在朝阳下泛着冷硬的光泽,九匹雪白御马引颈长嘶,巨大的明黄銮驾与沉默的玄色王轿已准备就绪。

驿馆门外,自聚集的扬州百姓比十日前少了几分喧嚣,却多了几分真挚的不舍。

没有山呼万岁,只有无数道目光,无声地追随着那即将离去的车驾。

王德福和几位盐工站在人群最前方,深深作揖,目送着改变他们命运的帝后。

“起驾——!”

内侍总管悠长的唱喏声响起。

鼓乐齐鸣,礼炮轰响。

庞大的仪仗队伍缓缓启动,如同一条苏醒的巨龙,沿着被朝阳镀上金边的官道,向着东南方向,驶离了这座刚刚经历血火洗礼又沐浴了十日温情的城池。

车轮辘辘,碾过扬州的土地,也碾过了过去十日的记忆。

銮驾之内。

明黄色的宽敞空间里,熏香袅袅,隔绝了外间的喧嚣与尘土。

秦玲与孔衫并未端坐于主位,而是并肩斜倚在铺着厚厚锦垫的软榻上。

中间的小几上,摊开着一份墨迹簇新的卷宗——正是苏州府呈递的奏报与地方志略。

秦玲手中捧着一盏清茶,目光却落在摊开的卷宗上。

她已褪去了在扬州微服时的轻松,恢复了帝王的沉静,但眉宇间少了几分往日的凝重,多了几分阅卷后的舒展。

她指尖轻轻点着奏报上的一行字,侧对孔衫道:

“夫君,你看这苏州知府周砚的履历与近年考绩。”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出身寒门,进士及第,外放州县二十年,辗转多地,皆有贤名。

三年前调任苏州,考绩连年上上。”

孔衫的目光也落在卷宗上,他看得更快,也更精准地捕捉着关键信息。

他微微颔,低沉的声音在平稳行驶的銮驾中显得格外清晰:“嗯。

奏报所言不虚。

此人确有才干,尤擅理赋税、兴水利、平狱讼。

苏州府库充盈,去岁水患应对得力,灾民无一流离失所,讼案也较往年锐减三成。”

秦玲的唇角勾起一抹浅浅的笑意,那是看到得力臣工、地方安泰时由衷的欣慰:“更难得的是风评。”

她翻到后面附着的几份密奏摘抄,“士绅赞其清正,商贾称其公允,连市井小民也道其衙门好进,冤屈易申。

都说‘周青天’难得。”

她放下茶盏,凤眸望向孔衫,带着一丝期许:“看来这苏州府,在他治下,倒真称得上是‘官清民顺’了。

与扬州那乌烟瘴气,实乃云泥之别。”

孔衫的目光也离开了卷宗,投向銮驾窗外飞掠过的江南春景。

金黄的油菜花田如同织锦,碧绿的稻田水光潋滟,远处白墙黛瓦的村落点缀其间,一派祥和。

他沉静的面容上看不出太多情绪,但微微放松的肩线显示了他对此行下一站的认可。

“江南富庶,历来是朝廷财赋重地,亦是文华鼎盛之所。”

孔衫缓缓道,声音低沉平稳,“能吏坐镇,吏治清明,则民安物阜,方能不负这‘天堂’之名。

周砚此人,当得起这份考绩。”

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苏州究竟如何,还需亲临一观。”

秦玲赞同地点点头,重新拿起卷宗:“夫君所言甚是。

纸上得来终觉浅。

不过…”

她凤眸中闪过一丝轻松的笑意,“至少这苏州之行,你我或许不必再费心力于那等腥风血雨,倒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