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8章 刘香的诉求下(2 / 3)

p>

秦思源沉默片刻,目光再次扫过那份厚重的礼单,最终落在刘香忐忑的脸上。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刘香,你所言若属实,于大夏而言,确有大用,你所献之资,本王收了,你的归附之意,本王也准了”。

刘香闻言,心中巨石刚要落地,却听秦思源话锋一转,威严更盛:“但,你不可反复无常,否则绝不会有第二次机会!”。

“小人明白,谢殿下宽宏”,刘香听得心中七上八下,但他早已多方打听,知道这位夏王虽年轻,却极重信誉,言出必践,从未有过背弃诺言之举。

而且他也已经通盘想过,这次即使夏王不同意,他的人身安全应该也能保证,反而显出他的诚意。

在日益强大的大夏面前,他这样的人其实就是一只小蚂蚁,大夏是不会很在意他的。

秦思源挥挥手,“说说你的情况吧”。

刘香定了定神,如实禀报道:“回禀殿下,小人麾下现有大型战船两艘,中型战船三十余艘,经验丰富的水手四千余人” 。

略一停顿后,他继续交代,几乎毫无保留:“此外,在台湾南部一带,小人还有一处经营多年的港口据点,留守人员两千余人,其中包含不少技艺娴熟的船匠,以及部分眷属”。

他这番话,近乎是将自己的全部家底和盘托出,颇有破釜沉舟、以示坦诚之意。

不过这般毫无保留的态度,反而让秦思源心中升起一丝疑虑,他来到这个时代已逾十年,见识过无数惊才绝艳之辈,绝不会小觑古人的智慧。

他深知,这个时代的人们绝非愚笨,他们只是受限于时代的视野和旧有的规则枷锁,而未能踏上变革之路。

这其中的根源,往往在于最高统治者的抉择与导向,而不是本身没有精彩绝缘之人,只是被统治者压制了。

这使他联想到后世的某种观点:若非西方文明火种的冲击,整个世界或许仍将在旧有的轨道上徘徊,普通人难以挣脱固有的阶层束缚。

这种说法虽不无夸张,但从历史长河来看,确有其道理。

原本的历史上,大明覆灭后,大清掌权,恰逢西方科技与工业革命蓬勃兴起,当时的统治者并非对此一无所知,却最终选择了闭关锁国,本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