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从江县之战(2 / 3)

名夏军士兵应声倒地,伤口迅速发黑溃烂。

侗人世代传承的猎术与毒药,给了入侵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训练有素的夏军立即变换阵型,依托树木掩护展开反击。

军用弩机发出沉闷的机括声,铁矢破空而去,将一名来不及躲避的侗族青年牢牢钉在树干上。

首日交战,夏军凭借精良装备与严明纪律,明军则依靠对地形的熟悉与神出鬼没的战术,双方各有伤亡。

彝兵利用险要地形滚落巨石,苗兵设下无数致命陷阱,一日战罢,夏军损失两百余人,明军方面则付出了更为惨重的代价。

随后的十余天里,战事陷入残酷的僵持。周浩率领第四师投入战场,这些受过专门丛林训练的士兵展现出惊人战斗力。

他们不仅学习土兵战术,更采取“以彝制彝”之策,招募少数归顺的彝人作为向导。

最惨烈的战斗发生在名为“鬼哭坳”的峡谷。

韦永福亲率两千狼兵在此设伏,当夏军一个整编连进入峡谷时,狼兵从两侧山崖飞身跃下。

狼兵赤足在山石间如履平地,手中土制大刀挥舞如风,将夏军压制在谷底,使其弩箭优势难以发挥。

夏军连长嘶吼着下令投掷陶雷,爆炸声在山谷间回荡,狼兵死伤惨重。

但幸存者更加疯狂,一个年轻狼兵甚至怀抱点燃的竹雷冲入夏军队列,与夏军同归于尽。

但是无济于事,夏军的装备实在太好了,他们结成战阵抵抗,弩箭、陶雷不停,展现出了高超的战斗素养。

实话说,如果不是在山林里被突然袭击,夏军根本就不可能有这样的伤亡。

这场恶战最终以夏军连队伤亡过半、狼兵损失七百余人告终,鬼哭坳自此名副其实。

战事进入第二十天,明军的弱点逐渐暴露,粮草补给迟迟未到,士兵们只能采摘野果野菜充饥,箭矢用尽,刀剑卷刃,士气日渐低落。

周重德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立即改变策略,不再追求小规模接触战的胜利,而是有计划地将明军主力向几个山谷中逼迫。

在一个无风的清晨,夏军突然发动总攻,他们不再进入丛林与土兵缠斗,而是在山脚下点燃早已准备好的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