讶,“好像有郑家水军的人往岸上去了!”。
吴忠国闻言,迅速拿起望远镜,朝着亲兵所指的方向望去。
果然,他看到一些郑家水军的船只正冒险驶向岸边。
不过天色黑暗,这些船只显然是在碰到了石头搁浅,船上的人甚至连船只都顾不得,纷纷纵身跳入水中,拼命地向岸边游去。
上岸后,这些郑家水军的士兵们像无头苍蝇一样,慌乱地四处逃窜,很快便消失在了茂密的树林之中。
吴忠国凝视着那片树林,若有所思地问道:“前面大战的时候,指挥的人好像是在岸上吧?”。
亲兵略微回忆了一下,然后肯定地点点头,回答道:“是的,大统领,当时我们看到令旗在山上飘扬,而且我们的战船还朝着那个方向开了几炮,不过似乎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吴忠国听后,心中暗自思忖,他想起了之前与郑家水军交战时的情景,当时对方的指挥者确实是在岸上发号施令。
“那应该就是郑芝龙了”,吴忠国断言道,“还有那些从港口逃脱的人,肯定也跟他在一起”。
想到这里,吴忠国毫不犹豫地对亲兵下达命令:“你立刻发出消息给情报局的人,把郑芝龙在岸上的事情告诉他们,并请求禁卫军对其进行追击如果能够将他干掉,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这件事情在战斗的时候他就已经想过了,不过战事甚急,他又忙着追击,以至于把这个重要的事情抛之脑后。
现在想起来还真是失误,逃跑的水军哪里能和郑芝龙相比?只要干掉了郑芝龙,郑家不说分崩离析,至少也是实力大损。
要知道,郑家如今的繁荣昌盛,完全仰仗郑芝龙一人。
倘若郑芝龙遭遇不测,那些依附于郑家的人们必然会如鸟兽散,各奔东西。
听到吴忠国的吩咐,亲兵毫不犹豫地应了一声,飞奔至船尾,迅速用灯光发出信号。
没过多久,一艘小巧的船只便如幽灵般悄然靠近,船头的一名彪形大汉身手矫健,在亲兵的协助下,如飞燕般轻盈地跃上大船。
吴忠国见状,赶忙迎上前去,将自己刚才深思熟虑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述给那大汉听。
然而,大汉听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