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位才是真正经手具体事务的人,刘村长虽然是一村之长,但许多政策执行的细节和内情,恐怕远不如余万两清楚。
余万两立刻捕捉到了陈瑞的示意,他微微躬身,声音清晰又带着几分对政策的熟稔,解释道:“回陈大人,这些牛只,并非官府采买,是我军荡平四方时缴获的战利品”。
“大王仁德,不愿这些大牲口白白浪费,更不愿杀之取肉暴殄天物,便定下了这个章程”。
“将牛按等作价,譬如健壮水牛作价三十两,黄牛作价二十两” 。
他顿了顿,确保众人听清,“租给急需耕力的百姓之家,只要他们在五年期限内,凑够这作价的银钱交还给王府,这牛便彻底归他们所有,其余都不再过问”。
“至于这几户人家内部如何分配使用权、如何照管,乃至日后如何处置,皆是他们自行商议定夺,王府概不干涉”。
陈瑞缓缓点头,心中明了,这确实是夏王给予治下百姓的一项实惠福利。
诚然,在富庶的江南,一头好水牛未必能卖上三十两的高价,但牛这等关乎农事根基的宝贵资源,从来就不是有银子就能轻易买到手的。
尤其是在这百废待兴之地,耕牛往往是有价无市,一牛难求。
夏王此举,既解决了缴获牲畜的安置问题,又实实在在地助益了农桑,解了百姓的燃眉之急。
不过,一个疑问旋即浮上陈瑞心头。他看向余万两,追问道:“这租金是否还需支付额外的利息?此等善政,可是在夏国全境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