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的奏报内容简洁明了,他是为孙传庭的那批部下求情,卢世安认为,这些人大多出身农家,而且他们的军纪相对较好,并未有过严重的恶行。
此外,这些士兵年纪尚轻,若将他们处死,实在可惜。因此,他建议以劳役的方式来惩罚这些士兵,而非直接处以极刑。
秦思源背着手,缓缓走到窗前,凝视着窗外的景色,但他的内心此刻却并不平静。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快十年,他从开始的虚张声势、小心翼翼,到逐渐发展壮大,一直到今天的地位。
他可以说在夏国内事一言九鼎,基本上很少有人敢这样指出他的错处,实在是他的威望太高了,见识也是高屋建瓴。
夏国的所有一切都是他亲自建立的,根本就没有人敢在他面前提出这些,就连苏明哲和雷虎两人也不敢。
但是现在他开始反思这件事的经过,对于他这个经历过后世洗礼之人来说,杀俘其实是不会的,毕竟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废物利用。
即使是尸体也可以送去科学院去做研究,当时之所以下这个命令,其实是一时的气愤,他觉得对江南的那些世家豪强太过宽容。
这是无敌武力带来的必然结果,但是现在他想的却不是这个,而是作为一个权力大过天的统治者,要怎么样才能防止成为独夫。
就像隋炀帝一样,一个鼎盛的大隋被他在十几年就搞得覆灭,这里面值得人深思的地方很多。
连他这个后世到来的人都有把控不住自己的时候,那么他的后人呢,当一个人权力无限的时候,非常的容易迷失。
倒不是说他对坑杀三千人有什么不忍,身为夏国的最高统治者,别说三千就是三十万,该杀的时候都会杀。
而且这个决定是在愤怒的时候,做出的不理智行为,而且当时他也没有听劝,这是很不应该的。
秦思源思考良久,走到书桌旁拿起那份奏报又看了一遍,越看越是古怪,这个卢世安还把其他的都想到了。
字里行间的意思就是,如果大王采纳他的建议,那么这次坑杀三千战俘的事情就是他个人所为,可以给予一定的处罚。
这让秦思源不由得好笑,他还会在乎这点名声?看看那几十万在皮鞭下劳作的异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