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大军出征下(3 / 3)

门的管理也是异常严格的。

一旦发现有人徇私舞弊,那么他们所面临的惩罚将会是极其严厉的——罪加三等!而且,大概率会被判处十年以上的徒刑。

需要注意的是,在夏国,十年的徒刑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三年刑期以上的都会被直接送去从事艰苦的劳动,而大部分人都无法坚持到十年刑期结束,最终会在苦役中活活累死。

秦思源一边走着,一边若有所思地说道:“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官吏队伍的规模不能膨胀过快”。

“你们还必须对其进行定期考核,对于那些碌碌无为、尸位素餐的人,应该毫不留情地将他们直接清除出官吏队伍”。

秦思源之所以会这样说,自然是有其道理所在的,毕竟,他对于那些官吏们的品性和行为方式,还是有着一定程度的了解的。

在他看来,这些官员们的后代们往往都有着较高的生活需求,他们渴望能够享受更好的物质条件,还有特权。

然而,社会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不对这些官员后代们加以约束和管理,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资源的过度集中,从而形成阶级固化的现象。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夏国政府特别制定了一项规定:每年招募的官吏都必须参加一场严格的考试。

这场考试的性质与后世的公务员考试颇为相似,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选拔出真正有能力、有才华的人才来担任官职。

而不是让特权阶层凭借其特殊身份就轻易地霸占过多的资源,进而堵塞了下层百姓的晋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