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这些异族士兵的最终结局便要看他们能否在惨烈的战事中存活下来了。
周重德看向周浩,目光沉肃,语重心长地说道:“周将军,你身为大王初代班底,一路走来,其实并未经历太大挫折”。
“就说这一仗,战场上生死伤残,本就难以避免。你瞧瞧我大夏的儿郎,即便伤亡如此惨重,可有一人面露惧色、有一句怨言?你身为三军主将,此时此刻,岂能沉溺于自身得失?”。
周浩闻言,心头猛然一震,是啊,他身为大夏军方最高层的统帅之一,更贵为伯爵,早已立于众人之巅。
如今却为一时战功计较,几乎忘了为将者最基本的担当——珍惜将士性命、承担战局责任。
他顿时清醒过来,眼下最该做的,是抚慰军心、探望伤员、布局下一步进攻,而不是在这里懊恼功绩折损。
想到自己起初不过是大王身边一名护军,说得好听是亲信,说得直白些,就是奴仆出身。
若非大王一手调教,授以兵法、委以重任,他怎能有今天统领十万大军的地位? 既受君恩深重,自当以命相报,何须斤斤计较一时之功?
想到这里,周浩郑重地向周重德行了一礼,诚恳说道:“周兄一言,令我豁然开朗,浩感激不尽,若非兄台点醒,几陷迷途!”。
周重德含笑点头:“将军能想通便好。当务之急,仍是战局,这才是我们当下要考虑的” 。
“好!”,周浩语气已恢复从容,“就依周兄之策,大王那边,我自去禀明。只要打出胜果,相信大王绝不会怪罪!”。
周浩与周重德议定方略,当即雷厉风行,下令依策行事。夏军素以效率着称,一套成熟而系统的“化俘为用”机制即刻运转起来。
军中及随行的官府政工人员迅速介入——这些专司宣导、抚慰与整编的政治工作者,正是大夏独有的神兵利器。
他们深谙人心向背之道,善于剖析利害、指明前程。
不过两日工夫,四千余名俘虏中,竟有逾三千人甘愿归附。
他们并非单纯惧死,更是看清了大夏气象鼎盛、法度严明,与其在山野间追随负隅顽抗的土司头人,不如归顺于一个更有未来的政权。
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