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可谓是恨之入骨,甚至恨不得将他们赶尽杀绝,又怎会顾及他们的生死存亡呢?
就连郑芝龙这样的海盗头子,在崇祯皇帝的心目中也毫无地位可言。
对他来说,郑芝龙不过是一个可以在适当时候加以利用的工具罢了,至于郑芝龙的生死,他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陛下,我等还没有败,南方还有几千万百姓,还有无数忠君爱国的臣子,您可千万不要灰心啊!”,周延儒一脸焦急地说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惶恐。
此时的周延儒已经顾不得什么劳累了,他“扑通”一声直接跪在了地上,膝盖与地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他深算是看出崇祯此刻的心境,这位皇帝显然已经对局势感到绝望,甚至有了放弃的念头。
然而,周延儒绝对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因为一旦皇帝失去信心,那么整个国家恐怕就真的要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了。
“哦?还有吗?那又能怎么样,都是一些蠢虫罢了”,崇祯的语气冷漠而淡然,仿佛对周延儒的话毫不在意。
他的目光空洞,似乎已经对这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然而,周延儒并没有被崇祯的态度吓倒,他继续说道:“陛下,臣这里有南京兵部尚书的奏折,还请御览”。
说罢,周延儒从怀中掏出一本奏折,双手高高举起,呈递给崇祯。
一直站在旁边沉默不语的王承恩见状,急忙快走两步,上前接过奏折。
他小心翼翼地将奏折捧在手中,然后恭恭敬敬地走到崇祯面前,将奏折呈给了皇帝。
崇祯面无表情地接过奏折,随手翻开看了起来。
然而,仅仅看了几行字,他的眉头就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
“呵呵,允许地方自募民团自守?”,崇祯冷笑一声,显然对奏折中的内容颇为不满。
“这是看朝廷屡战屡败,一些人便按捺不住,生出了别样心思?居然如此迫不及待!”,崇祯皇帝面露怒色,狠狠地将手中的奏折摔在龙案上。
实际上,大明王朝对于各地的掌控力,至今仍未完全丧失。
然而,若是同意了这一请求,那么对地方的控制力必将荡然无存。
具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