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裹挟着咸腥的气息,吹拂着秦思源的衣服。
林云躬身禀报,声音清晰:“大王,据查实,郑家沿海各据点溃散之人,多为依附郑氏的船户与兵丁”。
“这些人见大势已去,情知不妙,纷纷驾起大小船只,仓惶遁入茫茫大海,投奔郑家设在远海的隐秘基地去了,眼下,倒成了漏网之鱼”。
“嗯”,秦思源目光投向远方翻涌的海面,不置可否。
林云稍作停顿,继而问道:“大王,此番擒获郑芝龙,已一并押回,此人…您是否要亲自见一见?”。
秦思源闻言,嘴角勾起一丝冷淡的弧度,随意地摆了摆手,仿佛拂去一粒微尘:“不必了,此人交由你等处置,好生‘招待’,务必将他的剩余价值,给我一滴不剩地榨取干净”。
语气中的漠然与算计昭然若揭,一个败军之将,实在引不起他半分兴趣,若非念及此人尚存几分利用价值,这人早就可以明正典刑了。
“臣遵命!”,林云立刻应诺,但随即又谨慎地补充道,“不过,臣斗胆进言,是否给予此人一定的体面待遇?毕竟,海上郑家残部尚存,人数不少,此举或可稍作安抚,瓦解其心?”。
秦思源脚步一顿,沉吟片刻,并未直接回应林云的提议,而是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投向他:“此战俘获的船匠,数目几何?”。
林云精神一振,迅速回禀:“回大王,精熟海船营造之工匠,计有三千余人。连同其随行家眷,总数已逾万人!”。
这个数字,代表着宝贵的海上力量根基。
“很好”,秦思源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抬手,指向不远处那片喧嚣沸腾的巨大工地。
尘土飞扬,号子震天,无数身影在其中穿梭忙碌,巨大的地基轮廓已然显现。
“本王已决意在此,兴建一座全新的造船厂,定名为‘王家造船厂’!”,他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此地建成,足可容纳三万工匠同时工作,大型鸟船船坞,规划十座!”,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身旁的两位重臣,掷地有声地宣布了宏伟蓝图,“本王决定:三年之内,以此厂为基,打造一支拥有五十艘主力舰的海军舰队!”。
此言一出,林云尚能维持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