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大军北上(2 / 3)

驾着战船,穿过渤海,直捣盛京!我们要让鞑子知道,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要让天下人知道,大夏在一日,便会护华夏百姓一日!”。

“大夏万岁!”台下的士兵率先呐喊起来。

一万禁卫军身着笔挺的军服,手持上了刺刀的步枪,枪尖斜指天空,队列整齐得如同一堵钢铁墙壁。

一旁的一万丙种军虽装备稍逊,却也个个腰杆挺直,眼神里满是决绝——他们中不少人是山东、河南的流民,此刻听闻要去打鞑子,早已按捺不住胸中的怒火。

百姓的欢呼再次爆发,比之前更甚。有人把家里仅存的鸡蛋、饼子往士兵手里塞,士兵们推辞。

百姓却红着眼眶说:“拿着!路上吃!替我们多杀几个鞑子!”。

还有年轻的小伙子挤到前面,拉着兵卒的胳膊喊:“我也想参军!我也能杀鞑子!”。

秦思源看着这一幕,眼底闪过一丝暖意。

他抬手再次示意,声音放缓了几分:“将士们,此去路途遥远,海上有风涛,前路有强敌,但你们身后,是大夏的百姓,是华夏的土地!本王在南京等着你们,等着你们踏平盛京,带着捷报回来!”。

“定不负大王!不负大夏!”,秦武率先行礼大喊,声音震得地面都似在发颤。

紧接着,两万将士呐喊,甲胄、武器碰撞的“哐当”声整齐划一,如惊雷般在码头上炸响,连江水都似被这股气势震得泛起涟漪。

礼毕,将士们转身,开始有序登船,禁卫军在前,丙种军在后,步伐整齐,没有一丝混乱。

百姓们自发地让开一条通道,一边挥手一边喊着“多保重”“早回来”,不少人跟着队伍往前走,直到被码头的卫兵拦住,仍站在原地望着战船的方向,久久不愿离去。

秦思源站在高台上,看着最后一名士兵踏上战船,看着舰队缓缓调转船头,顺着长江向东驶去。

身后,百姓们的欢呼仍在继续,那声音里满是对大夏的拥戴,对和平的期盼——这便是他要守护的华夏,这便是他出兵的意义。

大夏舰队离了长江口,便沿着沿着海岸县北上。

此时已是大夏五年秋,海上风急浪高,战船在波峰浪谷间颠簸,甲板上的士兵虽早已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