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他深知这就是战争的残酷现实,为了达到目的,往往需要不择手段。
而且,考虑到夏国对工匠的高度重视,这些工匠想必是因为自身原因不愿意离开贵阳城,情报局的人在无奈之下才会采取极端手段将其击杀,否则的话,他们应该会直接将这些工匠带走。
王冶刚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重新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一下城头的情况,然后说道:“城头上的大炮数量并不是很多,我们完全可以在距离城墙五里之外的地方布阵,这样一来,就能够直接摧毁城头上的那些大炮了”。
周浩对此表示赞同,他点了点头,回应道:“如此甚好,我们这里还有五十架弩炮车”。
“只要你们能够成功炸毁那些大炮,我们便可以将阵地向前推进一里,直接逼近城墙,给他们来个措手不及”。
周浩显然是想要复制之前在云南的战事,直接组织起强大的军阵,利用弩炮车对城墙进行轰炸。
毕竟,他们所拥有的弹药相当充足,完全有能力实施这样的战术,可以炸到城上的守军不敢上城。
两人率领着队伍在附近徘徊了一圈,突然间,城中杀出一支五百人的队伍,气势汹汹地朝他们扑来。
然而,这五百人显然低估了夏军的实力,还未靠近便被军弩无情地射杀和射伤,短短时间内,就有两百多人倒地不起。
剩下的那些人见状,吓得魂飞魄散,连伤员都顾不上,如惊弓之鸟般拼命逃回城中。
两天后的深夜,万籁俱寂,夏军营地中却悄然走出一支两千人的队伍。
这支队伍分工明确,其中三百人是训练有素的侦查兵,他们出营后便如鬼魅般在广阔的地域上游弋,严密监视着贵阳城的动静,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城的斥候。
与此同时,其余的一千七百多人则护送着二十门大炮,一路疾驰,直奔贵阳城外三里处的一个小山坡。
这个小山坡位置绝佳,视野开阔,是攻击贵阳城的理想地点。
抵达小山坡后,工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早已在此处挖好了坑位,并使用水泥进行了加固处理。
这些坑位与大炮的尺寸完美契合,只需将大炮扣上,就能稳稳地固定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