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时间比去的时候多花了一半的时间。
林茵茵在路上好说歹说才说服林爸卖棉籽饼。
两人走到村口,有几个妇女在大树下闲聊。
看到林茵茵父女俩拉了一架子车的棉籽饼,跟他们打起了招呼。
“翠花爹,去代销点买棉籽饼了?”
还没等林爸开口,林茵茵脆脆的声音传来,“刘奶奶,这是我和我爹在镇上供销社买的。”
“你们去赶集了?人多不多?”刘奶奶乐呵呵的问她。
“人可多了!棉籽饼都被碰掉了好几回。我跟我爹说不要买这么多,就一头猪,现在还能吃点草,这得吃到什么时候去!”
林茵茵一边摇头,一边“埋怨”林爸。
“翠花他爹,你这买的确实多。能不能匀给我们家点?我们的棉籽饼猪快吃完了,还没来得及买,等下次买了再还你!”
说话的是张婶,家里有3头老母猪,猪崽子若干,每年过年都能赚一大把钱!
“可以啊张婶。这样吧,匀给你20斤。”
张婶拍了一下大腿,“我要40斤,你等我去给你拿钱!”
说着就要起身。
“弟妹,不急,我先把饼渣给你搬进屋里。”林爸麻利的搬起两袋棉籽饼走进了张婶家。
张婶拖着病腿,一瘸一拐的走进院子,“广军兄弟,就放着吧!”
“广军兄弟,你明天还上镇上吗?去的话多拉点,我得要400斤,我也不给你钱了,给你逮一只我家的鸡,你看可以不?”
林爸回了声好。
一看林爸很爽快的答应了,其他人就朝林茵茵喊着,“翠花丫头。我家也想要点,可以给你逮鹅。你看可以吗?”
林茵茵笑眯眯的回应,“大娘婶子,咱们乡里乡亲的,我就算给大家帮忙了。”
“你们可以报给我,等明天我们再去镇上拉!”
“我要40斤!”
“我要60斤!”
“我要200斤!”
……
几乎家家户户喂的都有家禽,棉籽饼可是紧俏货。
回到家林茵茵合计了一下数量,加上后来村里人报的数大概有1000斤。
价格透明,如果想赚钱,除非在货源上找突破口。
镇上有两家榨油厂,其中一家规模比较大、销量好,政策上也就往这个厂子倾斜。
林茵茵就准备找另一家榨油厂合作。
第二天,林爸去借了猎户吴老三家的驴车,又去林茵茵舅舅借了点钱,父女二人又来到了镇上。
首先林茵茵来到了供销社,买了2盒大前门烟,揣进了裤子口袋。
两人边打听边来到了榨油厂。
林茵茵抬头看了看生锈的厂牌,榨油厂的“厂”字还掉了。
走到保安室,林茵茵小心翼翼的通过窗户观察,没看到人,倒是听见呼噜震天响……
林茵茵走到门边,耐着性子敲了敲门,敲了好一会儿才听到一声,“谁啊?”
是一个老大爷的声音。
果然,开门就见一个头发全白差不多60岁左右的老大爷正拧眉看着她。
“爷…爷爷好!我想问一下咱们厂子还卖不卖棉籽饼了?”林茵茵看着大爷的神色有些犯怵。
不过大爷倒是没有一口回绝她,上下打量了她一眼,只见眼前辫着两根麻花辫,眼神怯生生的小女孩低着声音问道。
“怎么就你一个小姑娘,你家大人呢?”大爷放缓了声音。
“爷爷,我爹正在厂子旁边的小道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