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到什么的王轩,顿时激动起身举杯道:“须臾之间,赵兄便已作出意境相和的诗文,如此敏捷才思让人叹为观止,请受王轩杯酒相敬!”
“妙妙妙!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怕是状元郎此刻的真实心境了!”
“是啊!此篇诗文虽平平无奇,但若与前者放在一起,意境上的呼应简直堪称绝笔!”
“的确妙绝,一个身不由己向往自由,一个看淡世俗慨叹取舍,简直是相得益彰……!”
很快,反应过来的众人,纷纷拍手叫好。
不喜拘束和名利的王轩,若非家族身份的需要,恐怕连这文会都不会来的吧?
一句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简直把他此刻北望上京的心境表露无疑。
是以这一刻,一个个看向赵元的目光充满了赞叹和佩服。因为赵元此举,不仅巧妙化解了两人诗词被人拿来比较的尴尬,还加深了相互间感同身受的君子情谊。
毕竟这种为了附和别人意境所作的即兴诗文,本身就代表了实力,甚至直接凸显了赵元威不凌人强不犯弱的高贵品质。
“厉害啊!不愧是得到魏老盛赞的诗词奇才!”
这一刻,就连回过神的陆瑾瑜也露出一副叹为观止的震惊模样,起身连连鼓掌。
甚至鼓掌叫好间,还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了厥国的那个完颜真卿身上。
因为他在赵元的诗词里,再次抓住了可以添油加醋歪曲词义的把柄!
把盏凄然北望?
北望什么?北望草原蛮子吗?
刚和蛮子建立大额商事合作,现在又在诗词中写出这种句子,难不成你身为大乾儿郎却心向草原不成?大逆不道,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的反叛诗文啊!
陆瑾瑜越想越激动,再想起鲁海漕和他交底的谋划,更加激动起来,恭维谄媚之词连珠炮似地不断崩出,不绝于耳。
但陆瑾瑜自以为掩饰的很好,殊不知这样的表现早已被赵元看穿。
虽然还没能看出陆瑾瑜的真实意图,但赵元却能猜到对方此刻心里所想,怕是巴不得他出风头,巴不得他继续显露才华。
但抱定一探究竟想法的赵元,已经被彻底点燃了战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