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长赢集团总部顶层办公室。
窗外是这座重生后一手塑造的崭新天际线,玻璃幕墙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泽。
程长赢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屏幕上正显示着“长赢国际学校”
的项目计划书,但他的思绪却飘向了更远的地方。
“叩叩。”
苏晚晴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眉头微锁:“最新的调研报告。
过68的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将‘子女教育’列为他们在选择工作城市时最优先考虑的三大因素之一。
我们在新加坡的项目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国际人才,‘长赢国际’学校的口碑功不可没。”
程长赢接过报告,快浏览着数据,眼神锐利:“这不是意外。
前世……我见过太多顶尖人才,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最终选择了离开。
一个好的社区,不仅要提供居所,更要能安放未来。”
他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望着远方正在兴建的“翡翠新城”
三期地块,那里预留了一大片教育用地。
“但我们遇到的阻力比想象中大。”
苏晚晴走到他身边,语气带着一丝无奈,“传统的国际学校路子,无非是引进ib或者a-leve1课程,聘请外教,收费高昂。
但这和我们‘科技赋能、面向未来’的理念有差距。
而且,现有的教育巨头已经形成了壁垒,我们想另起炉灶,谈何容易。”
“那就不要重复别人的路。”
程长赢转身,目光坚定,“我们建的不是学校,是‘未来教育实验室’。”
“实验室?”
“对。”
程长赢眼中闪烁着苏晚晴熟悉的光芒,那是他每次做出重大决策前,那种混合着远见和决断的神采,“我们不追求爬藤率,不鼓吹应试。
我们要培养的,是能适应甚至引领下一个时代的孩子。
他们的核心能力,不是知识储备,而是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全球视野。”
这个想法太大胆,甚至有些冒险。
在依然看重升学率的当下,这种“理想化”
的教育模式,能获得市场认可吗?
但程长赢的决心已定。
长赢集团迅行动,凭借其强大的财力和品牌号召力,与世界顶尖的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斯坦福设计学院建立了合作,组建了一支由全球顶尖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科技专家构成的课程研团队。
同时,程长赢力排众议,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面向集团内部员工和“翡翠新城”
的业主,提供批限量入学名额,学费远低于市场同类国际学校,近乎公益性质。
“我们需要最真实的土壤来验证我们的理念。”
他在内部决策会上如是说,“让我们的员工和孩子成为第一批受益者和共建者。”
这一举措,瞬间在集团内部和业主群中引爆了热议。
期待、质疑、观望……各种情绪交织。
但无论如何,“长赢未来教育实验室”
的筹建工作,以前所未有的度推进着。
然而,就在学校的设计方案即将定稿,全球招聘教师的面试紧锣密鼓进行时,一个意想不到的阻力出现了。
负责此项目的教育公司ceo赵明,一脸凝重地走进了程长赢的办公室。
“程总,我们的办学许可证申请……被卡住了。”
程长赢眉头一皱:“理由?”
“教育主管部门认为,我们的课程体系‘过于激进’,‘缺乏国内教育实践基础’,‘核心教学目标与传统评价体系不符’。”
赵明递上几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