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脸不要脸!客户都没说什么……”
“客户不懂,你也不懂?”顾知行蹲下身,捡起根麦秆,轻轻一折就断成两截,“这东西遇火就着,真烧起来,你赔得起命吗?”
新郎急得直搓手:“那、那怎么办?没彩灯不像样啊……”
林小满盯着拖拉机拖斗旁的PVC管——是昨天用来搭帐篷剩下的,白色的管子在阳光下泛着光。她突然想起老家灌溉用的水管,爷爷总说“空心的东西能藏住光”。“有了!”她拽住顾知行的胳膊,“用PVC管!把彩灯塞进管子里,固定在麦垛上,既安全又好看!”
顾知行愣住了,目光落在她拽着自己胳膊的手上,那里还贴着昨天的创可贴,边角有点卷。“可行。”他突然转身对老周喊,“把备用的PVC管截成半米长,钻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章:麦田里的头纱与心照不宣(第2/2页)
解决了电线的事,林小满刚松口气,新娘却红着眼跑过来:“小满姐,我的头纱……被风吹进麦地里了,找不着了。”她手里攥着个空衣架,蕾丝花边勾着根麦芒,“那是我外婆传下来的……”
林小满跟着她往麦田深处走,露水打湿了裙摆,脚下的麦茬硌得生疼。她摸着新娘婚纱上的蕾丝,突然想起小时候帮奶奶编草筐的日子——奶奶坐在门槛上,手里的麦秆转得飞快,总说“庄稼地里的东西,够活一辈子”。
“别慌。”林小满摘下头上的草帽,帽檐还沾着昨天的草屑,她扯过几束饱满的麦穗,指腹被麦芒扎得发痒,却笑得眼睛发亮,“我给你编个新的,比蕾丝的还好看。”
她蹲在麦地里,手指飞快地穿梭在麦秆间。草绳是从帐篷绳上拆的,麦秆选的是最饱满的,编到一半,突然想起奶奶编婴儿帽时的花样,在头纱边缘加了圈小小的麦穗穗,晃一晃,像串会动的星星。“我奶奶用麦秆编过婴儿的小帽子,”她边编边说,阳光透过麦叶落在她脸上,“说这样的孩子,能像麦子一样扎根土地,活得扎实。”
新娘看着渐渐成形的头纱,眼泪突然掉下来,砸在麦秆上,洇出个小小的湿痕:“比我外婆的还好看……带着麦子的香。”
当新娘戴着麦秆头纱走向舞台时,顾知行正举着相机。镜头里,新人站在挂满PVC管彩灯的麦垛前,新娘的头纱被风吹起,麦芒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新郎的军绿色裤子沾着泥点,却笑得露出了牙床。
这和他以前拍的“世纪婚礼”完全不同。没有水晶灯,没有直升机撒玫瑰,可看着新人低头嗅头纱的样子,他的手指在快门上顿了顿,想起自己刚入行时拍的第一对新人——在菜市场门口,用塑料袋包着把油菜花当捧花,新娘的布鞋沾着菜叶,两人却笑得比谁都亮。
顾知行放下相机时,指尖竟有点发颤。他看向舞台侧面,林小满正蹲在地上帮伴娘系解放鞋的鞋带,阳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和麦田的影子交缠在一起,像幅没干透的画。嘴角那点笑意,像被阳光晒化的冰,慢慢漾开。
婚礼结束时,新郎的妈妈塞给顾知行一个布包,里面是两副麦子做的胸针,麦秆拼成了小小的“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