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下来,褚旭东让办公室统计了下,收到的书面报告有107份,梳理出的问题明细足足1700多条,小到某个乡镇的路灯维修,街道公园附近的卫生间改造,大到上亿的产业园资金,密密麻麻记了三大本。
“董市长,这都快两千条问题了,明显是针对您!”
褚旭东把统计册递过去,语气里满是担忧:
“他们就是想看看您到底能不能扛住,扛不住了,往后您的话就没人听了。”
董远方却拿起统计册翻了翻,笑着说:
“能者多劳嘛,同志们愿意把问题跟我说,说明相信我这个新市长,怎么能说是针对?”
他合上册子,话锋一转:
“对了,一钢厂的汇报材料交上来了吗?我等着看。”
褚旭东愣了愣,才想起这事:
“昨天赵和平主动打电话,说还在加班整理,想下周一单独来给您汇报。”
“加班整理?”
董远方挑了挑眉,反而松了口气:
“愿意多花两天时间,总比随便凑份材料糊弄我强。”
他顿了顿,又问:“旭东同志,他在玉安市当常务副市长的时候,官声怎么样?”
褚旭东坐到董远方对面,端起茶杯喝了口,慢慢说道:
“我俩是同期党校学员,回去后差不多同一时间提的副处,他进玉安常委班子比我早半年,我在乐南,他在玉安,两地挨着,比较近。不过他一直看不上我,觉得我是‘溜须拍马’才升得快。其实他自己是爱权不爱钱,日子过得节俭,工作上雷厉风行,玉安的开发区就是他牵头搞起来的。可惜最后没选上市长,调到一钢厂才解决正处,跟玉安市长的位置比,差远了,所以来了之后就有点泄气,听说这两年基本是躺平状态。”
董远方静静地听着,手指在桌沿轻轻敲了敲。
躺平?还是在等时机?
他心里打了个问号。
赵和平要是真的安于现状,没必要花几天时间加班整理汇报材料;可要是想借机翻身,又为什么在一钢厂混了两年?
“周一见了面,就知道了。”
董远方笑了笑,把统计册推给褚旭东:
“先把这些问题分分类,财政、基建、民生,各归各的,人大常委会后再拿给我。”
窗外的夕阳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他脸上,看不出是喜是忧,只觉得那份从容里,藏着不为人知的盘算。
褚旭东或许听出点儿眉目,董远方是在等,等他头上的“代”字去掉后,再跟这帮人真正过招。
周一上午,褚旭东拿着一份红头文件匆匆走进董远方办公室,语气带着几分急促:“董市长,刚接到人大那边的通知,原本定在周五的常委会,提前到今天下午召开,主要议程就是表决您的代理市长任命。”
董远方正翻看着一叠各部门报来的问题清单,闻言抬头愣了愣,随即点头:
“知道了,辛苦你协调下,把近期整理的重点工作材料准备好,近期可能用得上。”
话刚落,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门口站着的正是唐海钢铁一厂董事长赵和平。
他手里攥着一个蓝色文件夹,西装外套上还沾着些风尘,显然是刚从厂里赶过来。
“董市长,褚主任。”
赵和平走进来,把文件夹放在办公桌上,语气带着几分遗憾:
“本来想着当面给您汇报一钢厂的情况,刚接到人大通知说下午开常委会,我作为人大常委得提前过去准备,只能先把报告交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