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远方点点头,脸上的笑意瞬间褪去,脸色沉了下来,声音也冷了几分:
“很好,看来我们姜局长真是财大气粗。照你这意思,只要我在审批单上签了字,不管财政局账上有没有钱,都能把款拨下去?”
一句话像重锤砸在会议室里,姜喜龙的脸瞬间涨成紫红色,张了张嘴想辩解,却被董远方的眼神逼得没敢出声,只能把头埋得更低。
谁都知道市府财政紧,尤其是民生项目的拨款,常被挪去给鑫海等企业“补血”,董远方这话看似问流程,实则是在戳破这层窗户纸。
见姜喜龙哑了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万洲才放下敲桌的手,接过话头,语气带着几分轻描淡写:
“董市长,前期主要是忙着配合省里的环保督查,还有鑫海钢铁年产五百万吨新产线的审批,精力确实跟不上,才让有些民生工程慢了些。四季度重点还是抓工业产值,鑫海那新产线一动工,明年的税收还能再涨一截。至于一钢厂……”
他顿了顿,眼角飞快地瞥了董远方一眼,像是在观察他的反应:
“一钢厂的工人工资问题,我已经让国资委牵头协调了,看看市里能不能先拨一部分款,总不能让工人们空着口袋过年。”
这话里的偏向性再明显不过,提鑫海时满眼重视,说一钢厂时却只有敷衍的“看看能不能拨款”。
董远方没接他的话,转而看向坐在万洲旁边、分管工业的副市长符春雷:
“符市长,你分管国资委和工业局,一钢厂是市属国企,这么多工人欠薪,你怎么看?”
符春雷猛地抬头,像是没料到董远方会突然点他的名,慌忙合上手里的笔记本,语气带着几分无奈:
“董市长,不是我不想管,实在是没辙啊。一钢厂账上早就空了,能卖的资产前几年也卖得差不多了,几千名工人加上离退休人员,每天光吃饭就是笔大开销,除了市里给钱,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他的话刚落,分管劳动和社会保障的副市长蒋行舟就跟着抱怨起来,声音里满是委屈:
“董市长、万市长、符市长,可不是我说,一钢厂欠社保局的养老金、医保金都快上亿了,底下的办事员天天被退休工人堵门,我这办公室都快成信访点了!”
“何止社保啊!”
没等蒋行舟说完,分管城建的副市长就插了话:
“一钢厂欠的电费、水费也有几百万,供电公司、自来水公司都来市里找过好几次了,再拖下去,恐怕要断水断电了!”
一时间,会议室里成了“诉苦大会”,副市长们你一言我一语,全是一钢厂的烂摊子,偶尔还夹杂着其他民生项目的资金问题。
褚旭东坐在一旁,看着这架势终于明白过来:这帮人今天来得这么齐,根本不是给董远方面子,而是早就串通好了,要借着办公会,把一堆烂账全堆到新市长面前,看他怎么收场。
董远方静静地听着,手指在会议记录本上偶尔写两个字,既没打断,也没表态。
直到众人说得差不多了,会议室渐渐安静下来,他才抬起头,语气平静得听不出情绪:“大家说的情况我都记下了。关于一钢厂的,他们以后内会拿出一份方案,到时我们开会商议,大家提出的问题,回头各位把分管领域的详细资料整理好,交到市府办褚主任那里;个别局委的问题比较复杂,需要单独汇报的,让褚主任统一安排时间,咱们一对一谈。”
这话让在场的人都愣了,他们本以为董远方会当场犯难,要么拍板拨款,要么跟他们争执,没想到他竟直接“接”下了问题,却不做任何现场回应,把矛盾推到了会后。
没等众人反应过来,董远方已经转了话题,目光再次扫过全场:
“好了,前期遗留问题先说到这儿。接下来聊聊四季度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