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还能拍个特写——15美元一件,第二件半价。
后面两种手段忒狠了点,冼耀文的想法是非必要不使用。
麦琴根这边忙着,西柏林那边也没闲着。
周月玉拿着相机,漫步于柏林街头,将镜头对准来往的行人,捕捉他们身上所穿的衣服,体会此时西德特有的“收敛的实用主义”美学——Nüchterheit。
她也会走进街边的服装店和店主攀谈,了解西柏林的服装市场,旁观店主利索地制作衣服,见识了如何利用布料到极致,裁剪一块布料,做到几乎不浪费,两个指甲盖那么大的碎布头,也能利用在衣服上。
随着交谈深入,她知道了西柏林的布料有多么紧张,布票虽然已经废除,但市面上很难买到平价布料,想敞开了买,只能去黑市买高价货。
大量东德人用脚投票涌入了西柏林,他们需要最基本的衣着,不需要时尚,只需马上能穿、结实耐用,而受限于原料和大厂的重建缓慢,市场上没有太多的成衣供给,于是,前店后厂的模式在西柏林如雨后春笋般四处冒起。
她也了解了西柏林流行的服饰款式和流行色,黑色、灰色、深蓝色、棕色,这些颜色耐脏,且染料容易获取。
在另一家服装店,她看见店主在赶制一种有趣的衬衣,有领子,有前胸的上半部分,以及背后的一条带子组合在一起,与女人的内衣比较接近。
店主说这种衬衣叫假衬衣,等天冷了穿在毛衣里面,既体面,又省钱。周月玉理解为假领头,用上海式浪漫赋予一个名字节约领。
多进了几家服装店,周月玉对西柏林的服装市场有了更深的认识,当她将注意力放回街拍,她的镜头不小心框入赵廉的身影。
里约码头。
全旭坐在车里,仿佛一个小偷般贼眉鼠眼地透过车窗打量四周。副驾驶有一位桑巴女郎,头埋在全旭的大腿间。
桑巴女郎是全旭刚交往没两天的情人卡门·米兰达,两人正打得火热。
不过在米兰达之前,他趁着将陈乔治律师事务所改名为陈乔治·维克托的空当,搞定了在事务所兼职的大学生林安娜。
林安娜是学生妹、在室女、华人,三个条件摆着,上了她敢对她说“只是玩玩”,她会当场死给你看。
全旭恨自己没管住裤裆,本来大大方方地潇洒,现在只能做贼一样偷偷摸摸。
忽然,他将米兰达的头推开,屁股一抬,双手一片残影飞舞,仅几秒钟的工夫,他又变回人形。
少顷,林安娜出现在副驾驶的窗外,往里一瞅,见“骚货”占了她的位子,她绷着脸坐到后座,一张单子递向驾驶位。
“咖啡豆上船了,我清点过,2000袋没差。”
全旭瞥了一眼单子,“一半发往新加坡,一半发往马赛?”
“嗯。”
全旭将单子收了起来,嘴里嘀咕道:“可惜这次收到消息晚了,48美元一袋的咖啡豆下次再想遇到不知道猴年马月。”
西柏林,腓特烈大街。
街上有一个犹太社区中心,原址是一座恢宏的新罗马式教堂,现在是残破的遗址,西柏林的犹太人不方便去东柏林里克大街的犹太会堂时,也会聚集在此礼拜。
做生意对一些犹太人来说是本能,只要活着,就不会停止做生意。
东德的货币是东德马克,西德的货币是西德马克,东德为了制造东西德马克价值相等的假象,强制执行1东德马克兑换1西德马克的官方汇率。
但这个汇率只是自嗨,黑市的兑换汇率在5:1至10:1之间波动,近期的汇率稳定在7:1左右。
东德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