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余年前,云南滇池之滨,有一古老国度崛起,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称其为“滇国”。据《史记》记载,滇国大约存续于公元前 278 年至公元 115 年,然据现代考古,其历史或可追溯至更早时期。
滇国者,乃中国西南边陲古代民族所建之王国,从兴起、繁盛直至衰亡……走过了500多年的历史。其曾因出土“滇王之印”而震惊考古学界,又以绚烂独特之青铜文化而声名远扬。
据传,战国时期楚国将军、楚庄王之苗裔庄蹻,乃古滇国之缔造者。楚顷襄王当政之际,庄蹻统率楚军攻下巴郡与黔中郡以西之地,攻占滇地。而后秦国进袭楚国,庄蹻难以回归,遂于滇地称王,创立滇国,定都于今昆明市晋宁区晋城镇。此乃有史料可考之中国内地首开云南边疆之历史人物。
而“云南”之名,何以来之,或可考《滇略》“有彩云见于白崖,遣使迹之,乃置云南县”。《云南通志》也说“元狩间,彩云见南中,遣使迹之,云南之名始此”。
庄蹻入滇,实乃战国时期楚国向西南拓展影响之举,此传说素被视作民族团结之丰碑,增进了西南与内地之民族情感。
然而,据毋波国王所述,古滇国历史悠久,其起源可追溯至数百年前古句町国的分裂。
彼时,百濮部落分裂为三,形成三个部落联盟,由三兄弟各自统御。三部落联盟各自结盟为邦,兴集市、筑都城,自邦族社会迈向邦国社会,初显国家之雏形,继而演化为相邻之句町国、古滇国与夜郎国。
后因甘青高原之羌人及源自太行山麓之氐人民族融合后加入,古滇国益发强大,其原著民即为氐羌人和濮人,亦可谓皆为羌人之后裔。直至后来,庄蹻率楚军攻占滇池等地,“滇国”方正式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