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

杨明靠在椅背上,看着这方在异国他乡扎根生长的“小中国”,心里想着庄革生此刻大概正忙着办理各种手续,不由得叹了口气——这盘棋,才刚落下第一子。

唐人街午后总裹着层潮湿的暖意,格兰特大道旁的旧货摊支着褪色的蓝布篷,风一吹,篷角卷着鱼腥气和檀木味打旋。

杨明逛到一个摊子前,目光被角落里一只青花碗勾住了。

摊主是个穿对襟褂子的老爷子,正用竹制蝇甩子赶苍蝇,见他盯着碗底看,眼皮都没抬:“民国仿品,摆着玩还行,不值甚钱。”

杨明指尖在碗沿轻轻敲了敲,胎质发沉,不像新瓷的脆响。他故意用袖口蹭蹭碗心,积灰下露出的“大明宣德年制”款识有点歪,但青花的晕散感透着股老气,不是常见的化学料,倒像苏麻离青铁锈斑。

“老爷子,这碗磕了个小口,”他指着碗沿一处不易察觉崩口,声音漫不经心,“二十美元卖不卖?”

老爷子抬眼瞥了他一下,手里蝇甩子停了停:“再加五块,算你识货。”

杨明没还价,从裤兜摸出两张绿票子递过去。起身时,心里在盘算着那碗底的款识。宣德青花仿品多,但这只胎釉和发色,应该是清代早期货。虽说不算捡漏,但回国遇到买主,赚钱是肯定的。

旧金山唐人街,有很多出售古董的店铺,从明清瓷器到民国字画各种物件应有尽有。

杨明随意进入一家古玩店,推开雕花木门时,店员正忙着给一对外国夫妇介绍珐琅彩瓶,没人留意他这个东方面孔。

他顺着货架慢慢看,目光扫过一排排被灯光照亮的瓷碗瓷盘。

二楼拐角的角落里,一个半开樟木箱堆着些落灰的杂物,最上面斜放着只巴掌大的杯子,青花花鸟纹饰看着普通,边缘斗彩却像蒙了层薄尘,被旁边一只光绪仿乾隆粉彩碗压着,标签上写着“民国仿成化,议价”。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