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1 / 2)

“行。”

王月琴乐得眼睛都弯了,“闺女你有一手,明个儿我再让你教我做‘杂和粥’,把碎高粱米也用上。”

夜风把院子里的尘土吹得干干净净。

宋斯年果然拎来一条旧草帘,边角烂了,却还结实:“先凑合,回头再找一块好点的。”

“够了。”

阮时苒把草帘抖开,和他一人一角轻轻搭在地上,再压上两块小石头。

她俩谁都没说话,动作默契。

最后收手时,袖子碰了一下,谁也没在意。

第三天天蒙亮,墙根那一尺地像突然醒了似的,细绿一丛一丛挑开土皮,密密地齐刷刷。

露珠在芽尖上打了个小小的亮点,朝阳一照,绿得亮。

“出……出了!”

丁敏背着空桶跑来,一眼看见,差点跳起来,“真的出了!”

“别踩到!”

妇女主任刘秀兰在后头喊了一嗓子,走到近处自己也愣了下,“三天,真三天?”

段根生被吵声引过来,手背在身后,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才吐出一句:“行。”

“队长,这就叫快菜。”

有人围上来,七嘴八舌,“这就能吃了?”

“吃什么吃。”

王月琴从灶房那边赶来,围裙还系在腰上,笑得直抹手,“得长长,起码得有叶子。”

“先护着。”

阮时苒蹲下,把草帘往上挪了一掌,“白天掀半边,晚上全盖住。

再拿细面筛筛点土,把根压实。”

“你说吧,需要啥。”

段根生的语气罕见地柔了一点,“我给你拨两尺地,再靠近水缸那边,方便你添水。”

会计老何“咔嚓”

翻了一页小簿本,铅笔尖在纸上点了个小黑点,像在记什么。

“要不要再给灶房边上开一畦?”

他抬眼看段根生,“食堂能就地取菜,省得跑。”

“行。”

段根生点头,话锋一转,“但先把人手算好了,不能耽误正活。

阮时苒,中午你去灶房帮一把,下午照旧干拔草。

夜里看苗我给你开口子,巡夜我说。”

“好。”

阮时苒干脆。

罗平挤在人群外头冷笑:“一尺地也能当能耐吹半天,真当自己是菜把式了。”

“鼻子底下有工分本,吹不吹的,晚上见分晓。”

宋斯年懒洋洋丢下一句,不咸不淡,却像釜底添了把火。

围观的人“嘿嘿”

笑,罗平脸上挂不住,甩了个肩膀走了。

中午灶房里热气升腾。

阮时苒把昨晚剩的红薯干剁碎,和着碎高粱米、玉米碴子一起下锅,姜丝最后撒。

她让王月琴把一捧细盐和老卤先用热水化开,再沿锅边绕圈倒进去,味道就匀了。

饭点一到,社员大口呼噜,抱怨少了一半。

快菜那边,丁敏按她交代,每隔半个时辰就去掀掀草帘透口气,眼睛亮得像掉了两颗星星:

“我跟你说,今天我从早上站到中午,看它们从白点点到绿丝丝,太神奇了。”

“别用神奇这个词。”

阮时苒打趣儿,“咱讲科学:保墒、温差、细土压根、淘米水补微量元素。”

她说起来一本正经,丁敏听得连连点头。

傍晚,段根生把工分本一翻,喉结滚动了一下:“通知一下,明儿公社来人看各队田里进展,红星大队出个迎检方案。

谁有办法,就说。”

会计老何缓缓补充:“听说胜利大队那边整了个宣传栏,还有样板田,说是‘青菜进食堂’。

他们要在检查那天给公社的人端一碗绿油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